城建集团出海记二:让制度打破企业发展的“天花板”(3)

2016-11-03 10:2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阳光高效的团队文化

哥斯达黎加警察学校高温施工

哥斯达黎加警察学校高温施工

英国留学回来的员工张津源在海外工程打拼多年,如今的他除了是一名资深的海外工程管理者外,另一个身份便是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从留学生到预备党员,张津源的成长印证了城建国际“温馨高效”团队文化的激励作用。

城建国际员工手中都有一本《梦想的力量——国际事业部五周年纪念册》。翻开厚厚的纪念册,城建国际的团队精神被定义为“成就客户、合作守信、精干高效、艰苦奋斗、和谐健康”,团队氛围则是“简单、坦诚、包容、阳光”。

“城建国际业务迅速成长的背后是团队文化的创建,20个字的团队精神和8个字的团队氛围,是在海外工程建设实践中逐渐探索并提炼出来的。”王利说。

李道松心中,团队建设特别是人才的使用与培养才是成就城建国际数据井喷式增长的关键。“6个人到如今的300人,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团队文化的完善历程。”

杜峰是城建国际总工程师,在兼任阿尔及利亚歌剧院项目经理期间,他觉得城建国际团队文化最能反映自己的经历。“团队精神的根基便是团结,特别是在境外施工,团结决定的不仅是项目的管理,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支持。”杜峰说。

当时该工程由城建国际和城建二公司联合成立项目管理团队,两家的人员统归杜峰管理,公平是他的首要工作,从待遇、办公环境都一视同仁,双方没有亲疏远近,家庭一般的环境使大家心情愉快,产生了自然的信任度。

如果说温馨的家园氛围,为歌剧院项目带来了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成就了地中海南岸地标性建筑。那么2010年城建国际在莫桑比克建设农业加工厂项目时,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出了海外建设者的钢筋铁骨。

“住的是泥土房,吃得是自己种的菜养的鸡,晚上没电便躺在地上看星星。”时任农业加工厂项目经理张凤林回忆,他说每个人都得过疟疾,副经理王晓银得过四次,每次高烧到42度,高烧稍降就投身工作。

2012年8月,农业加工厂按时竣工,施工进度和质量受到了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的高度赞扬,更为城建国际首度承揽该国农业园这一两优项目奠定了基础。如今在城建国际各项海外工程中担任主要岗位负责的人,大部分经受过莫桑比克艰苦环境的磨练。

团队文化延伸到境外和员工家中,每逢节假日城建国际负责人都要到外派员工家中慰问,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家属的需求,李道松和王利6个春节都是在境外项目与员工共度。“我们努力创造和谐健康、坦诚包容的家园环境,尽量抹平境外员工与北京总部和家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让每一名员工与城建国际共同成长。”王利说。

未完待续……

(通讯员 谭禄宏 杨旸)

相关链接:

城建集团出海记一:6年光阴实现国际工程从量到质的嬗变

刚出炉的美国《工程新闻记录》2016年度“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强”中显示,北京城建集团位列全球大承包商第37位,国际大承包商第171位,连续三年排名大幅上升。6年时间实现国际工程从量到质的嬗变,北京城建集团正在践行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龙头企业的责任与使命……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