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这个“胖纸辈出”(编者注:“胖纸”是网络用语,与“胖子”谐音)的时代,能拥有健康的体重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几乎所有健康领域的专家都在提醒我们:管好嘴、迈开腿,控制住体重,才能拥有健康。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那些最长寿的老年人,往往并不是体重最标准的,而是有一些微胖的人群。在同样患病的情况下,那些有点胖的老年人往往也更加“耗”得起,更有可能度过疾病的急性期,转危为安。
这个理论在医学上被称为“肥胖悖论”。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又该如何控制自己体重呢?
都说胖子不健康
生活中胖子有时更长寿
就在最近,加拿大研究者的一项研究,被发表于《内科学年鉴》上,其中又提到,较低的体重指数(BMI)与男性和女性死亡率的增加独立相关。
体重指数,也就是用体重(单位:公斤)除以身高(单位:米)的平方,所得出的一个数值。这也是最常用来衡量体重情况的一项数据。通常我们认为,BMI>24即为超重,BMI>28即为肥胖。
此前在医学界,就已经发现一种被称为肥胖悖论的现象。比如对于很多慢性病患者来说,保持正常体重应该更为健康,毕竟超重和肥胖都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能本身就是一些慢性病的风险因素。但就是在这些患者里,那些体重正常者的死亡风险反而高于那些超重或轻中度肥胖者。
用通俗的话来说,这不科学。
加拿大研究者的这项实验,同样也存在这一现象。不过他们又对比了另外一项数据:体脂百分比,也就是人体内脂肪所占的比重。
而加入这一项后,研究结果显示,低BMI和高体脂百分比,都会增加死亡率。而且在BMI数值同样时,体质百分比高的人死亡率更高; 在体脂百分比保持一致时,BMI低的人死亡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