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消费方式,给孩子买份“保险”怎么样?
六一来临,儿童们无疑是节日的主角,为孩子在成长路上保驾护航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那么,是否该为孩子选择一份保险,又该选择哪类保险呢?
少儿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抵御疾病侵蚀的能力较弱,患大病的风险较大;且少儿生性好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数据显示,目前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死因;除以上两点,日益增长的教育费用也成为家庭所面临的一笔不小的开支。
就此,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通过保险储蓄教育金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为孩子购买保险十分必要,不仅可以缓解意外发生时的经济压力,也为将来储备一定的经济保障。儿童险大致可分为保障型、储蓄型和投资型,进一步又可细分为意外险、医疗险、教育险、理财险等,家长们需要尽量全面了解后,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保险。
一味迎合就是溺爱,身心健康成长才是最好的礼物
儿童节一年一次,孩子们总是很期待。“儿童经济”被商家看好无可厚非,而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也在拉动“儿童经济”高速“奔跑”。但是,市场噱头越足,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真诚氛围却越少,逐渐成为了浮躁而又空洞的形式。
所以,不少专家呼吁给“儿童节经济”降降温,警惕昂贵礼物扭曲孩子的价值观。那么,什么样的儿童节礼物才能真正沉淀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而不是肤浅单一的“土豪刷卡式”过节呢?
“对于孩子来说,有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童年。”家长首先要在儿童节保持理性。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培养,不一定要靠金钱和贵重的礼物来维系,多进行一些亲子间的互动游戏,多和孩子交流,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更有价值。再且,孩子对玩具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一味迎合就是溺爱,如果还一定要买贵的,更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专家认为,家长对品牌的盲目追求和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不利于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应更多地从心灵成长等方面引导孩子,一个有意义的节日远比物质上的奖励更让孩子难忘。
“家长应开动脑筋拓宽过节方式,比如可以领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增加科普知识;或者组织一些诗歌朗诵及主题演讲等活动;或带孩子体验野外生活,开阔视野。”有关专家还建议,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准备买礼物的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儿童或者买礼物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思想等,这些方式都远远比单纯买礼物更能让孩子知道过节的意义。(本文综合自北京晨报、天津日报、合肥晚报、燕赵晚报、百色早报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