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工程界“诺贝尔奖”!厉害了word北京地铁10号线(4)

2016-11-25 09: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关键词:地下地上一体化

据田东介绍,地铁10号线的“五路综合交通站场”包括地铁慈寿寺站、五路停车场、公交站场、变电站、物业开发(含库上开发)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地铁10号线的设计首创地上、地下叠落双层地铁车库形式,将地铁用地由25公顷压缩至12公顷,为其他设施腾出大量用地。采用咽喉区加盖、隔声墙及百页、专用减振垫、3.7万m2绿化平台等措施解决噪声及振动问题。采用高标准材料及节能、低噪设备,彻底避免工业厂房对周边环境影响。该场段采用了库上及落地开发、屋顶绿化等车辆基地所有的可开发方式,是地铁车辆基地一体化设计新典范。

qlzxl2016112312500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

五路停车场土地综合利用图

qlzxl2016112312500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

五路停车场

关键词:多个首创

据田东介绍,地铁10号线工程自身技术及环境保护难度极大,结构设计大胆创新。比如,国内首次推广使用洞桩法(PBA工法),国内首次成功应用多维度预应力伺服顶撑微沉降控制技术(实现14米跨隧道密贴下穿既有站沉降控制小于3mm)、实现国内最大长度地铁区间下穿铁路站场工程(720m)、国内最大规模的全断面注浆封闭地下水软地层浅埋暗挖施工(约15万方土体加固处理)、国内首次在暗挖车站导洞内采用桩底压浆技术,国内首次采用中跨盖挖顺作法施工技术,国内首次采用深基坑(基坑深度约15m)土钉墙支护技术,国内首次采用并成功实施了小间距、长距离平行盾构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保护措施采用桩基托换,各种注浆、隔离、阻水工艺等加固措施,堪称北京地铁工法措施集大成者。

“全线环境风险源工程1220余处,包括下穿地铁既有线类共10处,下穿铁路类共6处,下穿或近邻市政桥梁桥基类共75处,下穿房屋或近邻高层建筑类共150处,下穿河流类共12处,是北京地铁建设史上风险难度最大线路之一。”田东告诉千龙网记者。

【相关链接】

盘点地铁10号线二期“10大创举”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自身技术难度及环境保护难度极大,设计大胆创新,实现了很多突破,克服了很多困难,创造了很多北京、国内乃至世界“首创”。

田东:获奖的荣誉属于设计团队中的每一个人

“我亲身经历了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的设计工作,到今年整10年的时间了,10年间充满了酸甜苦辣。整个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是团队。本次获奖的荣誉是属于参与10号线设计和建设团队里每一个人的。“地铁10号线二期主设计师田东告诉千龙网记者。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