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10号线”有哪些创新设计理念和亮点?
关键词:合二为一
据田东介绍,北京地铁网络呈“环形+放射”布局,“地铁10号线”创新实现了原线网规划中10、11号线两条独立运营线的成环贯通运营。“创新设计理念实施之后,可增加客流总量。同时,可简化节点工程,大大降低工程难度和投入。最终形成了两线构成物理环,贯通运营,构建了北京地铁第二环线、世界最长全地下地铁环线。”田东说。
记者了解到,地铁10号线前后两期工程分期实施,二期工程并非简单新建一条线路,须充分考虑一期工程改造,实施只能在夜间00:30-4:00之间的3.5小时内进行。从方案到后期招标、施工图整个过程中,各系统均全方位、多角度逐步细化,包括供货及服务范围、与一期工程接口和改造、投资、适应性、难度、风险、对运营方便程度等,最终圆满实现了整合并贯通。
关键词:创新设计
图为10号线一期团结湖站及呼家楼站
据了解,地铁10号线是国内首次连续(5座)采用分离岛式车站,解决立交桥区设站的难题,同时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宋家庄、慈寿寺站采用加宽岛式站台端部的楔形方案,提高了车站重点部位换乘能力、降低了运营风险。公主坟站首创性采用四个象限单独设置附属站厅(兼进出站及换乘)方式,客流组织清晰,使用功能更加人性化。
图为10号线二期公主坟站及慈寿寺站
“地铁10号线设计在换乘方式、换乘距离、人性化和无障碍等方面都有创新。比如,线路条件允许时优先选择同站台换乘方式,走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根据现场条件不同,选择十字、T型、L型等节点换乘方式,走行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钟。当条件受限时选用通道换乘方式,并尽量减小换乘通道长度,走行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田东说。
【相关链接】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自身技术难度及环境保护难度极大,设计大胆创新,实现了很多突破,克服了很多困难,创造了很多北京、国内乃至世界“首创”。
“我亲身经历了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的设计工作,到今年整10年的时间了,10年间充满了酸甜苦辣。整个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动的是团队。本次获奖的荣誉是属于参与10号线设计和建设团队里每一个人的。“地铁10号线二期主设计师田东告诉千龙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