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集团出海记一:6年光阴实现国际工程从量到质的嬗变(2)

2016-11-02 17:0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三大模式鼎力境外市场

阿尔及利亚歌剧院大厅

阿尔及利亚歌剧院大厅

对李道松而言,城建国际成立后如何布局市场,拿出漂亮业绩至关重要。

此时恰逢“十二五”规划编制之年,李道松和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开拓发展的历程,特别关注一些被圈里人称作“走麦城”的工程,深究其中根源,再结合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进行对比,确定了城建国际发展的三大模式。

“借鉴前人并不是模仿,而是汲取经验。为此我们确定了经济援助、使馆工程;投融资+EPC(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国际竞标工程三大阶梯发展模式。”李道松说。

三大模式并非产值固定,而是在不断调整。2011年布隆迪中国大使馆经商处工程是城建国际首个境外使馆工程,随后的布隆迪职业技术学校则是首个经济援助项目,胡晓鹤便是当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

李道松说:“这类工程属于国内投资,国外建设,其运作模式类似国内工程,属于国际工程的初级阶段,能帮助刚刚走出去的企业练手。”

胡晓鹤记得当时他们带着8名中国技术工人到现场,每名技术工人要带着约10名左右的当地黑人员工工作。“这类项目既帮助我们熟悉境外工程的运作模式,也为当地培养了产业工人,可谓一举两得。”胡晓鹤说。

另一类工程则是投融资+EPC项目,这类项目依托城建集团产业协同优势,由城建国际从国内融资,从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交用的全过程运作模式。

李道松说:“这类模式我们依然是主导,同时工程所有环节都由我们负责,模式进步的同时培养了一批能够独立承担国际工程的专业人才。”

2012年的莫桑比克农业园便是这类项目的代表。该项目的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管理全部由城建国际完成,如今城建国际许多奋战在国际工程一线的骨干力量都来自这里。

第三类工程则是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参与投标建设的项目。塞拉利昂水厂工程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工程完全是现汇结算,十分考验施工企业对菲迪克条款(国际工程管理合约与规范)的理解和运用,以前许多中资企业败走国外,便是在初始阶段不适应菲迪克条款所致,但是参与国际竞标工程将成为未来国际工程市场扩张的主要形式。

目前,城建国际的三大模式已经从原来的8:2:0,转变成1.5:7:1.5。投融资+EPC项目成为企业的主导工程形式。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