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人民币资金境内外通道 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在总行政策支持下,人行营业管理部于2014年11月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2015年9月进一步在营业收入、成立年限等方面降低企业准入门槛。该政策实现跨境人民币‘一个账户,一个额度,双向自由融通’,企业仅需使用一个人民币账户,在一个净流入上限额度内,即可实现境内外人民币资金双向融通,资金进出自由,没有金额和期限限制。”人行营业管理部跨境办业务管理科科长陈岩告诉千龙网记者。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模式示意图
记者了解到,跨境双向融通政策使首都企业切实享受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的政策红利,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企业集团可以比较境内外融资成本、存款利率等,合理决定集团资金的筹集和调配,实现资金池内成员企业盈余资金共享,有效节约财务成本。以某集团为例,2015年通过该业务调剂集团境内外资金共410亿元,节约财务费用超3亿元。
据陈岩介绍,截至2016年9月末,北京地区共89家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集团行业分布于能源、交通运输、电信、电子等多个领域;2691家境内外成员企业享受到政策便利,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
支付协作,便捷结算,打造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新平台
为顺应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改变依靠银行结算的传统模式,丰富跨境结算通道,人行营业管理部于2015年7月启动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取得“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的支付机构均可通过结算银行在人行备案,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提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服务。
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示意图
“该政策打通了北京地区支付机构办理跨境电商人民币支付业务的结算通道,有利于外贸企业突破传统贸易瓶颈,规避汇率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建立新型营销模式和渠道,推动北京地区外贸发展。截至2016年9月末,北京地区已有5家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结算额达13.02亿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下一步,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外汇管理部)将按照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优化和完善各项政策方案,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试点范围,有效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便利北京市服务业企业跨境贸易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