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试首利]试点一年节约资金7.62亿 金融服改为企业打通资金跨境周转多道闸门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一周年创新成果系列报道(五)
千龙网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宗晓丽)首次允许中资企业借用外债并结汇使用、首次允许外债资金结汇用于偿还人民币贷款、小微企业可以拥有50万美元的最低外债额度、首次允许跨国企业开展集中收付汇和净额结算业务……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外汇管理部)为积极落实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服务企业更好地开展跨国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突破中资企业境外融资瓶颈 首次允许中资企业借用外债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切切实实给试点企业带来了‘福利’。比如,政策实施之前只有外资企业可以借外债,中资企业是不允许借外债的。人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外汇管理部‘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政策的实施,切实解决了企业资金的很多问题。”人行中关村中心支行监测科科长徐珊告诉千龙网记者。
记者了解到,2015年3月,北京外汇管理部在中关村核心区开展“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试点政策突破中资企业不能借入外债的政策限制,首次允许企业借用外债并结汇使用,同时,符合条件的中外资企业可在净资产2倍范围内直接从境外借入低成本资金,并自行确定期限、方式和币种。
那么,企业在政策范围内程序办理是否方便呢?徐珊告诉记者,“政策落实后,在管理上实施了‘取消审批,备案管理’措施,企业借入的外债资金开户、入账、结汇均直接到银行办理。”
据了解,为加大支持力度,2015年11月试点政策进一步升级,在外债资金使用便利化方面进行突破,首次允许外债资金结汇用于偿还人民币贷款,便利企业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置换高成本境内贷款。同时,允许一般企业借用外债资金用于股权投资。值得一提的是,还赋予了小微企业50万美元的最低外债额度。
据介绍,截至2016年9月末,已有64家企业按照试点政策借入外债资金41.6亿美元,试点企业1年可节约资金成本约7.62亿元。“下一步,基于中关村等地外债改革成功经验,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6年5月3日起将试点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并为中关村等区域性跨境融资创新试点地区设置1年过渡期,在此期间内仍按照外债余额不超过2倍净资产的方式实行比例自律管理。”徐珊说。
账户集中,资金集中,企业境内外资金实现“一体化”管理
“随着跨境电商、全球购等越来越普遍,京东的境内外资金额度越来越大。政策实施之前,资金不能统一调动,境外的资金只能在境外使用,境内的只能在境内使用。比如,京东本来境外是有美元资产的,可因不能在境内使用,境内需要用钱的时候还需要再去融资。政策实施之后,资金实现统一调动,境内外资金统一调用,只需要转账就可以了,给企业省去了很多的麻烦。”京东集团资金部总监俞剑锋告诉千龙网记者。
据了解,为推动地区总部经济发展,北京外汇管理部首创“双集中账户管理模式”,为在京跨国企业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提供全新平台及更大的运作空间。一方面,企业账户功能更加集中,整合企业之前贸易账户、投资账户等不同类别账户,实行“一户管理”;同时,企业资金管理更集中,企业可通过两个主账户归集企业境外成员、境内成员各类外汇资金,实现一体化运营。企业还可以量身定制专属政策组合,实现外汇资金集约化管理。
据介绍,北京外汇管理部首创境外资金境内归集平台——国际主账户。该账户与境外划转自由,无额度限制,企业可用其归集管理境外资金。同时,全面升级境内外币资金池——国内主账户。简化账户结构,允许该账户理财、跨银行购付汇、意愿结汇等。还实现企业跨境资金余缺实时调剂。企业可在两个主账户间建立资金通道,并使用通道为京外成员企业集中办理外债、对外放款,通道内资金在一定额度内实现自由调剂。另外,还首次允许跨国企业开展集中收付汇、净额结算业务。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双集中账户管理模式”政策已为60家总部企业、约2600家成员企业节约财务成本超过30亿元人民币,主账户累计结算量1.7万亿美元。2014年6月,北京地区成功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