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试首利]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将296万“老赖”挡在企业门外

2016-10-11 17:2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首试首利]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将296万“老赖”挡在企业门外

-----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一周年创新成果系列报道

千龙网北京10月11日讯(记者宗晓丽)“伴随着北京市‘双积分’信用监管系统的上线试运行,截至目前,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归集的信息总量已突破7500万条。锁定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62万人,限制全国296万‘老赖’在企业任职,锁定犯罪记录人员超过6万人。”北京市工商局企业信用处副处长李崧告诉千龙网记者。

李崧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已有55个部门参与信息归集。归集信息涉及税收、安全生产、环保、旅游、食品等众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网归集的信息总量已突破7500万条。目前,北京市已有工商、税务、质监、卫生等10家政府司法部门与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自动交换。

李崧告诉记者,目前,企业信用信息网已累计向社会提供查询12.6亿户次,日均查询量超过200万户次。据统计,企业信用信息网归集了41家执法单位的170余万条行政处罚信息、市高级人民法院近400万条司法裁判信息和全国296万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行政处罚、司法信息等警示类信息占信息总量超过11%。

记者了解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推进了北京市商事制度的改革。比如,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了双向告知、数据比对、统一公示机制。截至目前,已向有关部门推送近18万条企业信息,全市共有14万市场主体享受到了“先照后证”改革便利。

同时,还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积极推进企业年报工作,完善异常名录管理机制。据李崧介绍,北京已连续三年企业年报率超过90%,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目前,全市累计有16.5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中有2万余户企业因办理业务受限,经申请移出了经营异常名录,信用约束作用初步显现。

此外,北京市工商局还加强信息互通和协同监管,实施联合惩戒强化信用约束。整合汇总法院刑事司法裁判信息、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形成任职限制数据库,在登记注册环节实现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任职限制。目前,已锁定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62万人,限制全国296万“老赖”在企业任职,锁定犯罪记录人员超过6万人。

相关阅读:[首试首利]“双积分”信用监管系统10日上线助力“放管服”改革

10月10日,北京市“双积分”信用监管系统上线试运行,这是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进处赵珲处长介绍,“双积分”信用监管系统目前已经归集了北京市相关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建立外资企业信用新档案,通过“双积分”规则,对企业良好信息积正分、不良信息积负分,依据积分情况形成企业分类管理池,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