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23日、24日在塔什干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式进入“上合”时间,一天内会见了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国、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俄罗斯等七国元首,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三次会晤,并出席了卡里莫夫总统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的文艺演出。
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塔什干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三次会晤。习近平主持会晤。
习近平指出,中俄蒙三方依托互为邻国的优势开展紧密合作,积极落实《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在经贸、人文、过境运输、旅游、体育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果。中方对三方合作势头感到满意。我们要继续围绕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俄方发展战略特别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蒙方“草原之路”倡议对接这条主线,积极推进三方全面合作。
习近平强调,三方要落实好《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口岸建设、产能、投资、经贸、人文、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协力实施重点项目,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方要积极探讨开展三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强产业对接,推进三国毗邻地区次区域合作,带动三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三方要扩大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合作,共同落实《上海合作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关于“开放和伙伴关系政策”等合作事项,深化过境运输、粮食安全、防灾减灾、能源等重点领域合作。
普京表示,俄中蒙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互利基础上的友好邻邦。俄方致力于按照三方达成的合作共识,同中国和蒙古国一道,落实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简化边境口岸手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俄愿加强三国人文交流。
额勒贝格道尔吉表示,蒙中俄达成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十分重要。蒙方愿同中俄一道,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边境地区经济合作。蒙方希望加强同中俄在农业、救灾减灾等领域合作。
会晤后,三国元首见证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蒙古国海关与税务总局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关于特定商品海关监管结果互认的协定》等合作文件的签署。(据新华社)
重点
塔什干峰会谈些啥?
根据此前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的通报,本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将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各领域互利合作,就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交换意见。会议还将讨论加强中亚地区稳定和安全,扩大上合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沟通和联系,深化与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间的切实合作。
会议议题还将涉及巩固世界和平、稳定和安全,确保上合组织成员国稳定发展,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深化经济和文化领域的相互协作。
乌副外长纳塞罗夫透露,在塔什干峰会上,与会代表计划签署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完善上合组织、促进成员国多元化和互利合作的文件。其中包括评估上合组织15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前景,重申“上海精神”以及上合组织宪章、宗旨和原则的《上合组织15周年塔什干宣言》,包括落实上合组织各国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信息和国际领域方面合作的《〈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2016-2020落实行动计划》,还包括展示上合组织生命力和光明前景,标志着上合组织发展迈入更成熟阶段的“关于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加入上合组织义务备忘录”。(据新华社)
观察
上合15年 成了哪些事?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将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从2001年到2016年,上合组织走过15年的发展历程。15年里,这一首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已趋于成熟,反恐合作的成绩单颇为亮眼,区域性经贸合作项目正在展开。
三年遏制500多起恐怖袭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进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在各个方面的合作中,安全领域的合作最为扎实,卓有成效,得到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各成员国高度一致力挺,包括打击跨国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
一直以来,“三股势力”侵扰着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地区。近期,从中东向全球扩散的恐怖、极端主义力量又对上合成员国形成冲击。
杨进表示,多年来,上合成员在组织框架内建立了地区反恐机构,签署实施法律法规,反恐情报交换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此外,成员国之间军队和国防部门的合作机制也已经建立起来,各方定期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
“近年来,中国军队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军队共举行了10次多双边联合反恐军演,形成了定期举行反恐演习的机制化安排,联合反恐军演已成为防务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曾这样介绍。
据中新社报道,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主任叶夫根尼·瑟索耶夫近日表示,在2013至2015年上合组织合作纲要落实期间,上合成员国安全部门成功破获了500多起还处于准备阶段的恐怖犯罪活动和极端宗教犯罪活动,捣毁440个恐怖分子训练基地,缴获654件爆炸装置、5000多支枪支及50万发子弹。
地区性基础设施陆续建成
上合起源于1989年,本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谈判进程的组织。2001年6月,在这一机制的基础上,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正式成立。上合本非为“经济合作”而诞生。
目前,上合各成员国之间,以能源、交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经贸合作正在逐步推进,在环保、农业、金融、水资源利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作也已展开。贸易数字逐年上涨。
不过,在杨进看来,经济合作是上合各方面合作当中,相对的“短板”,近些年来,各方迫切希望加强多边经济联系。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而后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上合组织各国都对此表示支持,并积极参与。
上合与“一带一路”相互成就,杨进表示,可以利用上合这一相对成熟的机制化的合作平台,讨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战略对接。
杨进举例指出,中亚-中国油气管道的开通,“串”起四国,就使能源合作从双边向多边拓展。
去年上合乌法峰会上,习近平指出,中方愿同各方加强合作,在未来几年,推动建成4000公里铁路、超过l0000公里公路,基本形成区域内互联互通格局。推动在成员国建立合作园区,开展联合生产,不断深化产能合作。
协调立场一致发声的平台
杨进提示,事实上,上合还有一个不经常被提及的成就,即政治合作。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已建立了以元首峰会为首的多层次的定期会晤机制,在重大问题的协调方面发挥作用,在联合国改革、叙利亚危机、南海等地区热点议题方面,元首峰会都会充分讨论,协调立场,使地区力量有所增加,声音得以放大,达到地缘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撰文表示,上合组织是全球治理的典范,上合组织国家发出的声音很大程度上代表新兴国家对全球治理的诉求,无论是在安全上还是经济上都会影响全球治理变革的方向,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平、合理。
如今,15岁的上合,“朋友圈”正在越来越广。去年乌法峰会上,上合组织正式启动吸收印度、巴基斯坦加入的程序。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李惠来表示,这是上合组织发展更具成熟的标志,对于提升合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尽管有声音担心,成员国增多有可能会带入矛盾,但杨进表示,随着印巴的加入,这也标志着上合的吸引力在扩大,影响力向印度洋方面延伸,功能定位将有所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