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又到了春笋满山谷的时节,春笋炖腊肉,雪菜炒春笋……又嫩又脆的春笋,是不是让你食欲大增?然而,有媒体报道,福州一20多岁小伙子,爱吃春笋,连着吃了几天,结果诱发了胃出血,到医院治疗后才得以康复。在此,《生鲜道》提醒你,春笋含有充足的水分、脂肪以及大量的胡萝卜素,但粗纤维含量高,质地很硬,比较难以消化,进食过量后又会反复摩擦刺激消化道黏膜,严重者会出现胃出血等并发症。春笋虽好吃,但四类人群不宜多吃,尤其是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尽量不要吃。
“生鲜”辨真相:连吃几天春笋 福州一小伙胃出血
清明过后,正是春笋大量上市的季节,各种和笋有关的菜上了市民餐桌。福州市一医院消化内科的傅建英表示,春笋虽有滋阴、化痰等功效,但笋中有草酸和鞣酸,食用过量易出现胃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另外,春笋粗纤维含量高,大量食用后会刺激肠胃,损害胃黏膜;严重时会导致消化道血管受损伤,引发消化道出血。
“之前有个男病人,才20多岁,本身有胃溃疡病史,因为爱吃春笋,连着吃了几天,结果诱发了胃出血,到医院治疗后才得以康复。”傅建英说,关于吃笋还有个误区,很多人以为笋是粗纤维食物,可以助消化,通大便,其实不尽然。一般食物进入胃后,经过胃酸加工成糊状,从幽门排出。春笋的粗纤维含量高,不容易被加工成糊状,很难被消化排空。它们大量滞留在胃里,不仅不能通大便,还会不停地摩擦胃黏膜,使胃黏膜受到损害。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过量食用春笋后,会造成胃黏膜保护屏障作用减弱,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因此,消化道疾病患者应该少吃或者不吃春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