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潮”带来心病新挑战 先心病不致命却更复杂了(2)

2016-03-28 19:38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先心病不致命却更复杂了

先心病治疗现状“中国特色”强烈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先心病”早已告别老百姓心目中所谓“绝症”的领域,但在国内先心病领域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纵观国际小儿先心病外科发展历史,中国在先心病治疗领域,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

首先,国内在先心病领域与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主要集中表现在手术的最佳年龄方面。目前国内患儿手术年龄以3-6个月居多,新生儿手术比例不到12%;而在国际上,新生儿手术比例在20%-25%之间。可以说,目前国内在先心病治疗方面仍未达到最佳的适龄手术期。同时,即便是在国内,不同地区先心病治疗水平也差距极大,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医疗水平相差很大,甚至即便同样是大型三级医院,儿童心胸外科水平也参差不齐,这都为患者的治疗以及整体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另外,虽然目前从临床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先心病患儿术后预后还是不错的,可仍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数据支撑,以对患儿的预后和长期生存情况进行更好的评估。

产时(胎儿)心脏外科的发展也是未来的新方向。毕竟,若是在产时就能完成心脏手术,那么对于孩子来说,预后也会更好。但这不仅涉及母婴双方的安全问题,更涉及医学伦理问题,所以这一领域也仍在探索之中。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学科界限消失和技术融合,使得当前的医生必然跨界,其他学科的发展和交融为先心病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但其“短腿”也同样会限制心胸外科的发展。而随着通讯与交通的发达,临床医生将面对更多不同地区的患者,他们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历史风俗与生活习惯,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才能制定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获得患者的认同与配合。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