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三大证券报要闻汇总

2016-02-02 10:10 证券时报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全球大型央行2月份进入空窗期

对于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势,投资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央妈”。日历已经翻到2月份,这个全年最短的一个月或许会成为今年金融市场“最难熬”的一个月。

无论是美联储、欧洲央行还是日本央行,本月他们的日程表上都没有重新设定货币政策的计划。除了美日欧外,加拿大央行与瑞士央行本月也不打算开会,只有英国央行本周四还会举行会议。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官员早就预计会出现这个时间断层,就在去年许多大型央行才决定减少开会频率。

“2月份可能成为空窗期,因为全球几个大央行都没有召开决策会议的计划。”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驻东京首席日本经济学家尾形和彦表示,“这给全球市场带来了进一步大幅波动的风险。”随着美联储暗示可能放缓加息步伐、欧洲央行示意正在筹备更多刺激措施、日本央行首度祭出负利率政策,这些央行的出手帮助限制了市场跌幅。而现在,投资者只能靠自己来想办法驾驭任何可能威胁全球市场的新风险。

深圳楼市高烧不退 银行严控风险

影响全国的寒潮席卷深圳,但低至零度的气温并未能给已经火了一整年的深圳楼市带来丝毫降温的迹象。这时,曾让深圳楼市在2014年陷入短暂低迷的“利器”——银行房贷政策收紧的信号再现,高烧不退的深圳楼市将走向何方?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昨日发布了深圳1月份楼市数据,2016年开年深圳楼市火热不减,量价齐升,新房成交均价再创新高,每平方米46515元,同比增长74.27%,环比增长9.51%。二手住宅方面,1月深圳共成交15159套,成交面积121.9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涨74.12%和65.26%,环比分别上涨19.43%和19.22%。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月1日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2016年1月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20736元,环比上涨0.54%,涨幅较上月收窄0.60个百分点。其中深圳上涨5.24%,仍居首位。在许多行业人士看来,此轮深圳楼市疯狂上涨的行情始于2014年底出台的“认贷不认房”宽松政策,在2015年的“330”新政以及央行多次降息的进一步刺激下,深圳楼市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疯狂”。不过,在2014年上半年,深圳楼市曾经度过一段冷静期,促使这段冷静期出现的就是银行收紧房贷政策。

信贷趋紧发债遇阻 过剩行业成过街老鼠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工作的五大任务,去产能首当其冲;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要分类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波过剩行业的僵尸企业无疑将被清退出场。就在市场纷纷猜测僵尸企业们将会以何种方式退场时,这些企业的内部风险也正在逐渐暴露。

连年亏损的僵尸企业们,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发债、信贷等再融资手段维系着脆弱的资金链。债券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模式也许难以为继。这些过剩行业的企业已经很难发债了,不仅因为利率过高,而且在市场上几乎无人问津。信贷方面,在去产能和控风险的明确大方向下,银行们早已收紧了对过剩行业的贷款政策。再融资受阻,正成为压死僵尸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