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经]地方小吃标准大起底 如何拼出一桌“标准化”宴席?(2)

2016-01-13 09:13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西安小吃制作标准:肉夹馍规定具体“直径”

2015年11月24日,西安质监局标准化处发布五项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的征求意见稿,分别是肉夹馍、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biangbiang面、蓝田荞面饸饹。有网友表示:“肉夹馍也出制作标准了,不知道我每天在小区门口买的肉夹馍是不是山寨的。”

西安市质监局发布的五项规程都从多方面详细规定了对该小吃制作技术的要求,其中包括术语和定义、资质和原料要求、制作过程和工艺等,并附有多张图片以示说明。

在网友对这些规范的热议中,最引起网友兴趣的是肉夹馍。其制作规程内容包括,规定肉夹馍中使用的白吉馍需要“取110克面剂用纺锤形擀面杖擀制成直径约11.5厘米、厚度2厘米的圆形馍坯”,同时,制作腊汁肉时,新鲜生猪肉前腿、后腿、肋条的比例是3比4比3,肥瘦比例是3.5比6.5,腊汁肉成品质量应是“肉色泽红润、软烂醇香”,出肉率是“每100公斤净猪肉,可出55公斤腊汁肉”。

此外,牛羊肉泡馍的制作规程中,要求馍通过“掰、撕、掐、抖”最终形成“黄豆粒大小的碎粒”。同时,在成品上桌时,应同时有伴碟,包括“20克辣椒酱、50克糖蒜、5克香菜等佐食”,造型应体现“‘银网罩盖、双鱼浮顶’的特色,碗内无汤”,且“入口无汤汁”。

新疆特色小吃标准:大盘鸡需有皮带面

2015年10月26日,新疆特色小吃标准发布,包括馕、大盘鸡、抓饭、烤肉、丸子汤、拌面、粉汤7种小吃。

标准分七个章节对7种小吃展开介绍,包括了每种小吃的定义、烹饪过程、营养价值等。每种小吃的标准都有亮点。比如,大盘鸡要有皮带面,才能兼具肉食、蔬菜、主食的营养价值;拌面的面条要有200克,辅料中要有大白菜;抓饭的制作中要放白糖;一个馕的重量是200克;一块烤肉是10克左右、2厘米大小;粉汤的汤底要用牛尾骨熬3小时;丸子汤要有豆腐、木耳、菠菜等。

河南胡辣汤也有标准: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2015年1月,首批7个河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发布。胡辣汤、花生糕、豆油皮等有名的河南小吃有了地方标准。

其中方便胡辣汤、水磨白糯米粉是在河南省质监局发布的原地方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的。记者在《河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方便胡辣汤>(征求意见稿)》中发现,它从性状、色泽、滋味、气味、杂质等多个方面对这个方便胡辣汤做了规定,原料中也是应该为干燥粉末、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无结块等要求。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