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际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美联储加息预期从年初至12月仍然酝酿未决;欧元区备受经济疲软困扰,年末提出加码量化宽松(QE);法国遭恐怖袭击等事件更为市场前景增添不确定因素。
人民币在推动国际化进程方面获得诸多进展,11月加入特别取款权(SDR)在望,不过,在美元走强周期中,人民币仍面临贬值压力。投资专家建议,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的环境,投资者理财时应做好资产配置,适当分散风险。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唐子湉 记者 黄倩蔚 陈若然
市场动态
加入SDR或推升人民币资产供求
本周一,IMF将就人民币加入SDR进行讨论。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被IMF纳入SDR篮子货币,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名正言顺地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0多个成员国的官方使用货币。这也将标志着IMF首次将一个新兴经济体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有力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更有利于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
这种信心就催生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也就是说,一旦人民币被纳入SDR,国际市场上可能会出现对人民币资产的供求缺口。据专家估计,仅从国际债务和票据市场来看,这一缺口的规模就可能约为3300亿美元。为了应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升温,预计央行及有关监管部门会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着手,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增强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及活力。
曾智华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加入SDR对股市、债券市场及汇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尽管有各种预期,但从经常账户顺差、实际有效汇率和汇率市场供需动态等各种综合因素分析,目前的汇率水平基本接近均衡水平。
不过,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近期通过比较中美剔除通胀后的实际利差发现,中美实际利差已经开始发挥其强大的驱动作用,美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与利差的相关性近期已经显著上升。
“可以预见,人民币要加强作为SDR货币的公信力和国际化进程,就不可能持续干预汇率,因此利差因素将会继续驱动人民币汇率,且作用会进一步加强。尽管美国加息力度将比较温和,但处于利差劣势中的人民币或将面临贬值压力。”刘东亮认为。
美元或维持中长期强势
在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和欧元走软的双重推动下,上周美元指数继续走强,并冲破100点,重回8个月以来高位,收于100.08点。
在今年已经结束的7次会议中,美联储就加息问题表态多有变化,从“放鸽子”到高层发表一系列鹰派言论,逐渐助推市场的加息预期升温。
目前,美元已进入强势周期,美元指数自年初已累计上涨10.86%,对一系列非美货币造成贬值压力。其中,欧元在美元强周期中表现最为“受伤”。在美元指数的构成中,欧元所占权重最大,欧元与美元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上周,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0.51%,跌穿1.06支撑位,周五收于1.0589。澳元对美元汇率下跌0.44%,英镑对美元亦录得1.01%的跌幅。
人民币方面,11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在岸人民币(CNY)汇率上周五收盘价为6.3945,离岸人民币(CNH)收于6.4506,两地价差约450点。中信银行广州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梅治信表示,在美元强周期中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符合市场正常走势。近期,人民币处于双向波动阶段,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可适当采取远期购汇等方式对冲风险。
欧元受挫短期出现波段投资机会
今年3月,欧洲央行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欧元区经济复苏。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表现来看,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未尽如人意,此前欧洲难民潮又添压力,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基10月放出鸽派言论,可能加码量化宽松措施。
欧洲的“多事之秋”并不仅止于此,11月13日,法国巴黎遭遇恐怖袭击,令市场对欧洲经济的预期雪上加霜。在市场避险情绪升高和美元走强的双重压力下,欧元对美元汇率在过去一个多月内震荡下跌,自10月中旬最高接近1.15跌至近期1.06以下价位,跌幅约达8.5%。
近期欧元区经济数据表现尚佳,11月2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经济景气指数为106.1,与10月修正值持平,好于预期值105.9,继续保持2011年6月来最高水平。不过,欧盟委员会特别提醒,所有统计数据都是在11月13日巴黎发生暴恐袭击之前采集的。考虑到恐袭事件对市场信心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前景仍存变数。
上周,欧元一度跌至1.0565,触及七个月以来最低位。梅治信分析指出,欧元在近期的一系列打击之下面临较大贬值压力,但表现出了很强的韧性,预计未来会在1.05—1.08区间内波动。外汇投资者如果有机会在低位买入欧元,可趁反弹时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