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的临近,美味的山楂和柿子纷纷上市,山楂有降血压和降血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柿子有清热止咳、降压止血、防治便秘等作用。都是老百姓非常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最近陆续收治了多名因进食山楂或柿子而引起胃结石的患者。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周庆华主任指出,胃结石形成的原因是因为柿子和山楂等食物含有一种称为鞣质的东西,人们在进食柿子或山楂时舌会有发涩的感觉,就是鞣质在作怪。新鲜的山楂和未成熟的柿子中这种鞣质含量更多。同时,这些食物中还含有果胶、树胶等成分,人吃了这些食物后,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再把果胶、树胶、蔬菜植物纤维等黏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胃结石。胃结石处理不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严重时还会导致胃穿孔、腹膜炎。有的患者胃结石排到小肠后还会导致肠梗阻。
那么怎么预防胃结石的发生呢?周庆华主任指出,胃酸分泌多及胃肠动力低下的这类人群尽量避免食用柿子、山楂、黑枣、海带及果核等食物。对喜欢进食这类食物的人们,一定要吃成熟的果实,避免太涩,要少量进食。尽量不要空腹食用,避免同时饮酒、喝茶、进食过多增加胃液酸度的食物。比如,要是进食柿子的话尽量不要吃柿子皮,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皮中。不能同时进食蟹、鱼、虾等,因为含高蛋白。
最后,周庆华主任建议,一旦进食上述食物后出现腹部胀痛等症状,且用药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对平素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规范检查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