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枪入狱终获无罪 获43万国家赔偿(2)

2016-10-31 19:32 北青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男子“卖枪”入狱终获无罪 获43万国家赔偿

卖枪入狱终获无罪

  卖枪入狱终获无罪

  南下广州

  今年41岁的王国其,出生于河北邯郸魏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共有8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幺。

  15岁时,初中还没毕业的王国其辍学,跟着村里的大人们,到外面去学做泥水工。

  这一做就是20年。其间,他一直在天津、北京、沈阳、邯郸打工,最常干的就是给高楼的外墙贴砖。每年只能在收小麦的5月和9月回两次家。

  2008年的秋天,35岁的王国其盘算着要告别这一行。他和妻子收割了家中唯一的一亩小麦,变卖了家里的猪和粮食,换得4899块钱,踏上南下开往广州的火车,投奔姐姐王书爱。

  已经在广州打拼的王书爱,看到弟弟变卖了家当带着妻子前来,不禁问道:“东西都卖了,你以后还要不要回去啊?”

  “我来了肯定就不回去了,准备在这里干下去。”

  当时的王国其下定了决心,还盘算着如果能在这里干下去,站稳脚跟,就把孩子接过来。让他们在这里上学,接受好一点的教育,也不用像自己一样,为生计发愁。

  初中没有毕业的王国其不止一次对妻子说:“以后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考个学(校)。起码要比我们这一代有文化。”

  搭摊生意

  王国其的不少老乡在一德路开店卖玩具,他也加入其中。

  由于租不起月租将近一万元的完整店面。王国其以每个月1500元的价格,向一家店租了一面墙,搭了个摊,做起了生意。

  起初,王国其在一德路的玩具城赊账卖气球、玩具飞机。一袋气球100个,8块钱一袋。不过生意并不好,一方面是因为没摸到门路,对玩具并不熟悉,另一方面是他不善言辞,每当有客人前来询问时,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生意最差的时侯,甚至一个星期都开不了张。

  尽管如此,名声在外的一德路还是养活了王国其一家。“虽然生意一般,但交了月租,扣了生活费,还能存下点钱。日子过得马马虎虎,算是能温饱吧。”

  直到2009年9月,在别人介绍下,他开始了“卖枪”的生涯。

  一天,在中港玩具城有铺面的左英问他要不要仿真枪的货源。而此前,有好几个客人经过他的小边摊时,曾经询问过有没有仿真枪卖。

  “这个能卖吗?”

  “没问题,这个枪就是玩具,打不伤人。”

  就这样,王国其在左英的“帮助下”,加入到“军火商”的队伍中来。

  这些“枪”,贵的有200-300元一支,便宜的30块钱一支。一般卖一支枪能挣20-30元,遇上不还价的一支能挣到50元。顾客多是玩野战游戏的白领,还有家长给孩子买。

  生意渐渐有了起色,王国其介绍起玩具的型号和价钱来也得心应手。此时的他,一心想的就是挣多点钱,把儿子接到身边来读书。

  然而,就在王国其一家团聚的目标渐渐清晰起来时,他的人生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卖枪”被捕

  2009年10月19日发生的事情,彻底改变了王国其的一切。他清晰的记得,那年的10月,虽然已经入秋,但气温依然炎热。

  王国其刚刚做完一单生意,有个外地的老板在他这买了8把玩具枪,付了全款后让他直接寄到外地。

  王国其将玩具打包送给物流后,刚回到店里就接到物流打来的电话:“货有点问题,你来一下。”

  以为是包装或地址出了问题的王国其,刚到物流办公室,就被警察以涉嫌非法买卖运输枪支罪带走了。

  在得知王国其家中还存有玩具枪时,要求上门收缴。在回家的路上,老乡看到了王国其,便通知了王国其的妻子。妻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跑过来,连声问道:“老板,出了什么事?货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王国其别过脸对妻子说:“别说了,他们是警察。”

  就这样,警方共在王国其那收缴20支玩具枪。起初,他以为这事不大,很快可以回家:“把我拉到哪里去判,它也是玩具,绝对不是枪。

  让他意外的是,他摆摊贩卖的20支玩具枪中,有18支被鉴定为非制式枪支,也就是说是真枪。

  在看守所里,王国其问道:“我这就有罪了?我卖的是玩具怎么变成枪了?”这些枪在王国其眼里,不过是一些伤不了人的玩具。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