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座崛起的地下水城 北京槐房再生水厂工程建设纪实(4)

2016-10-28 09:0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一座地下水城,环绕水乡梦想

槐房再生水厂的污水从何处来,再生水又流往何处?根据设计要求,有三条管线与水厂相连,最多每天接收6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供给工商业用水、地上湿地公园用水和回流至小龙河。

配套管线连通丽泽商务区。

槐房再生水厂项目西南侧,伫立着两台龙门吊,那里有一座盾构竖井。

去年11月,“龙”号盾构机从竖井始发,开始建设槐房再生水厂配套管线工程,这是中国第一台应用于排水管线建设的4米外径盾构机。今年3月同样大小的“凤”号盾构机开始掘进,与“龙”号一左一右,奋进在污水和再生水管线建设中。

操作两台盾构机的是被誉为“京城守护神”的北京城建集团抢险大队,这支北京市最早的抢险大队,参与过首都400多次抢险任务。

“我们现在是抢险建设两条线作战,作战的地点还是地下管道。”配套管线项目副经理李文峰介绍说配套管线由污水管线和再生水管线组成,连接槐房再生水厂和丽泽商务区,全长10.74公里,其中盾构区间4745米,暗挖区间5997米。

管线每天输水能力为30万吨,北京西部的污水汇集而来,通过这条管线进入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由管线输送服务于丽泽商务区。

管线项目技术部部长刘磊是随管线工程建设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两台盾构机建设管线过程中,他与技术人员研发了不少新技术。

“我们用膨化土加水的方式改良土质,提高了盾构掘进速度。”刘磊说这一技术就好比给土质发酵,使砂土成为粘性性质,一天能推进12米,比暗挖法快8倍,这项技术让盾构机4 天就成功下穿有6条轨道的丰双铁路,把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他们还第一次使用了90公分的管片,使120米小转弯成为可能。此前他们已经创造了140米小转弯的全国纪录。

3月8日,“龙”号盾构安全下穿槐房西路,4月28日,“凤”号也顺利通过了槐房西路。

湿地公园将与一亩泉双景成辉。

今年6 月底,槐房水区和泥区建设将进入尾声,地上湿地景观建设将随之开始。

“水厂顶板之上有8 层共17公分厚的保护层和防水层,三重防水由国内最强的东方雨虹承担施工任务,目前顶板满水试验正在进行。”刘震国说以目前的试验结果来看,在顶板之上建造湿地景观没有任何问题。

北京城建集团旗下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将承担湿地景观的建设任务,曾经参加过天安门花坛设计与摆放、奥运水系建设和APEC国际会都建设的国内最强园林绿化队伍,将以水为线、以花草为针,在水厂之上绣出鸟语花香的湿地景观。

槐房再生水厂建成后,达到地表IV标准的再生水将注入地面上的湿地景观,并输送到旁边的小龙河,不久后,消失了数十年的一亩泉美景将重现。

一座座先进的再生水厂仿佛一座座地上或地下的水城,一条条将再生水厂相连的管线,构建出北京城地下庞大的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网络。

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为首都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占城区供水量的七成以上,供应总数超过1100万人。“喝”水的问题基本得到满足,“存”水与“补”水更是解决北京水荒的重要环节。

去年北京再生水量接近10亿立方米,其中6亿立方米再生水用于园林绿化及回灌河道。同时北京减少地下水开采1亿多立方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16年来首次实现地下水位回升,

地下水位在回升,干涸的海子浅水泛波,河溪湖泊不再黑臭,待到槐房再生水厂等新建及升级改造的水厂投入使用,京城将会逐渐恢复水清岸绿的城市景观。

今年北京市新的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出炉,三年内将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线1081公里,新建再生水厂27座,将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