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房地产税能稳定楼市 A股四季度可能是“超级慢牛”

2016-10-24 09:24 扬子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将面临哪些挑战?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关键是什么?A股上周五在今年收盘首次站到年线之上后市将怎么走?”——10月21日下午,太平洋建设·扬子晚报“新经济新金融新挑战”高峰论坛暨银行与保险业“明星理财师”和“明星团队”评选颁奖典礼在南京新华传媒粤海国际大酒店举行。各界嘉宾和400多位扬子晚报的读者和忠实“粉丝”一起聆听于学军、贾康、向松祚、陈慧琴四位国内财经界大咖对上述问题的精彩剖析,并见证50位银行与保险业获奖选手和团队的成功喜悦,共襄盛举。

范晓林刘浏/摄

现场致辞

主办方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

百姓理财意识觉醒,对投资性收入有浓厚兴趣

我们共同参加此次高峰论坛暨颁奖盛典,一起聆听四位国内财经界大咖对宏观大势、房地产走势、A股投资的精彩观点,分享见证50位银行与保险业获奖选手和团队的成功喜悦,堪称一次创新盛举。在百姓理财意识迅速觉醒的当下,人们除了关注工资性收入,对投资性收入更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为人们搭建起财富保值增值桥梁的人群,正是金融业的理财师与理财团队。祝福胜出的选手事业更加辉煌,并希望你们继续为扬子晚报的读者和粉丝们当好“理财管家”,为他们架起通往财务自由的桥梁。

扬子晚报目前正在走一条媒体融合发展之路,10月20日扬子晚报新浪微博传来好消息,粉丝数突破一千万,新媒体总受众超过1800万。本次评选开辟了扬子晚报财经微信号“财汇”为官方发布和投票渠道,并在扬子晚报报纸上联动,经读者、粉丝公开投票决出评选结果。20天里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也在银行与保险业的领域得到了高度关注。这既是读者和粉丝们对参赛选手和团队的肯定,也是对扬子晚报、扬子晚报新媒体品牌的充分认可。

总冠名方太平洋建设董事局副主席、CEO刘安琦:

本次高峰论坛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国际机构也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在新背景下,我们面临很多课题与新的挑战。举办这样一个高峰论坛,对保持金融平稳运行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太平洋建设是一家民营企业,连续入选世界500强,在2016年又进入了前100强,20多年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基础设施领域,从BT引领到PPP完善,先后参与了一千多个城市、三千多个园区的投资与建设。近年来我们率先以PPP模式参与“十三五”扶贫攻坚和“一带一路”投资。我们愿同大家一起持续关注中国经济,持续关注中国的金融发展,持续关注国计民生。

协办方代表南京文交所董事长周军:

文化产业“抢风头”,成投资热点领域之一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抢了不少风头,成为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南京文交所创新的商业模式运营后,全国陆续出现了100家文交机构,南京文交所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我们创新运用“互联网+金融+文化”交易模式,使优质文化产品和收藏品由传统的现货贸易发展成为公开、集中的线上实物交易。通过“打通线上与现货”的创新模式,让更多的人感受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财富收益,使更多的资本流入文化产业,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主题演讲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

开征房地产税能减少楼市大起大落

“这段时间,我注意到大家对于一些城市包括南京的房价猛涨有很多不满,不光是民众,我接触到的地方政府官员也同样如此。比如珠海的一位领导就表示担心,新拍的地价比房价还贵,这样的导向下,谁还愿意做实体经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新经济、新金融、新挑战背景下的房地产业》的主题演讲中,以接地气的问题剖析得到了满场听众的共鸣。

楼市“高烧”,不能只怪货币发行多了

很多观察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热度偏高,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了,但贾康不认同。“货币多了,为什么只是助涨楼市,而不是煤炭市场?为什么只助涨一线和杭州、南京、合肥等地的楼市?”他分析说,从经济学角度看,显然有一个“要素流动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房地产市场多轮调控这么多年,政策调控平均周期十几个月。我可以断言,如果还不治本,调控一定会很快摆到另外一边。”贾康旗帜鲜明地表示:制度建设跟上去才是关键。

他介绍,“房地产税”的制度建设是中央多年来在权威文件里一以贯之明确表达的,这个大方向上“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需协调配套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以及和房地产相关的地租、收费制度。这种配套推进制度建设的案例可以看看重庆。重庆明确形成了保障轨和市场轨的双轨统筹框架,通过一系列引导和杠杆协调,实现了整个辖区内托底的保障房使全社会人员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低收入阶层和收入夹心层住有所居。

房地产税执行时不必“一刀切”

“中央说的加快房地产税法,现在事实表明没有得到加快。税收改革重大任务,中央要求今年年底前做出来,显然做不出来了。不过,人大已经把房地产税立法纳入一类立法规划。待立法完成以后,按照地方税性质和可以区别对待的原则,执行时不必‘一刀切’,可以陆续推出。”他认为,房地产领域确实要把税、费、租和不动产整个制度框架放在一起,通盘考虑。总体原则是,交易环节的税收负担应尽量减少,再往前推,在土地一级开发、土地批租环节,以后也应尽可能减少负担。

贾康表示,房地产税开征后,能让房地产市场相对平稳,减少大起大落和泡沫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

楼市出现三大依赖症,有能力实现汇率相对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国经济五大焦点问题及其对策》中提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归结起来是五大焦点问题——1、如何化解高杠杆或债务困境?2、如何实现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3、如何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4、如何激发民营或私营经济活力?5、如何防止经济进一步“脱实向虚”?

中国不会爆发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他认为,尽管存在高杠杆和债务困境,但中国不会爆发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因为政府同时拥有和控制着几乎全部银行、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而且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金融衍生产品。不过还是要警惕信贷扩张和高杠杆的代价。

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当前出现了三大依赖症: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家庭过度依赖房产财富;银行过度依赖按揭和开发贷款。判断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主要看三大指标:房价收入比;房价增速与收入增速比;租金收益率。

作为独立经济学家,他对房地产的担心并不是房子该买还是卖,而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担心房地产上涨对收入差距的加剧;二是担心深圳这样的城市患上“香港病”,房价太贵,只能吸引搞地产和金融的人。

中国有能力实现人民币汇率稳定

向松祚教授认为,实现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其实不难:一是要根据城市的人口趋势保证土地的充分供应;二是坚决禁止通过银行信贷炒房,首套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外,其他的房子不可以拿出来炒作;三是实施房产税。

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向松祚教授表示可以理解,因为我们的资产价格和全世界很多国家相比都高,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买套公寓的钱,可能在美国就可买个别墅。但他认为,目前中国有能力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或者平稳的波动。

现场听众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家,在提到民企活力不足的问题时,向松祚教授分析,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基本经验,是“政府主导+市场活力+后发优势”的模式,而当前要助推中国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则需要靠“市场主导+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模式,必须要从机制上政策上引导企业、企业家把注意力转向科研和实体经济。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

中国货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在《新经济新金融新挑战》的主题演讲中,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提出了他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三点看法:第一,在今年三季度之后,中国的宏观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二,这些微妙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货币的大量投放以及在此条件下形成的基础设施巨额投资拉动的;第三,人民币的内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与一年前不同,正在出现泡沫化现象,近期的房地产市场疯涨就是最突出的表现。

中国货币环境已现重大变化

在主题演讲中,他围绕中国货币环境的变化,谈了五点具体看法:第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在发生调整变化。美联储最近召开了第6次会议,预计12月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预计美元会进一步走强。

第二,中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改变。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以及美元流向的改变,对中国货币政策会带来直接影响。从2014年开始,由于美国货币政策的改变,使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减少,人民币明显已出现贬值压力。这使中国货币政策发生明显改变,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工具。中国的货币投放,无论从性质还是渠道来看,均发生重大改变。

第三,政府及其平台公司成为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信贷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政府手里很有钱,实体企业仍难借到钱,房地产市场又成为资金云集的去处。

第四,实体企业贷款投放难以扩张。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由于人工、环境等成本持续升高,再加上人民币在2005年“二次汇改”之后大幅升值约30%,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巨大的压力,中国制造业的比较成本优势渐趋丧失。

第五,房地产市场成为吸纳货币的重要领域。以江苏为代表,今年1-9月全省新增贷款超过1万亿元,其中50.5%为房地产按揭贷款,30%-40%为政府及其平台贷款,制造业贷款则减少700多亿元。并且哪个城市房价涨的高,哪个城市按揭贷款就新增多。由此可简单地得出结论:本轮全国房地产疯涨的幕后推手,实为房地产信贷的非正常扩张。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并将持续

于学军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做出几点预测:1、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并还将持续;2、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暂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3、人民币已经悄然发生变化,长期面临贬值压力并通胀隐现;4、房地产市场暂时应当安静一段时间,下一步走势如何则尚待观察;5、经济结构调整有一些变化,比如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有所上升,外需则不断下降,新技术、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6、中国经济未来走势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华泰证券首席投资咨询分析师陈慧琴

四季度可能是“超级慢牛”,重回牛市需4个条件

21日高峰论坛举行当天,正好是今年以来A股第一次收盘站到年线上。华泰证券首席投资咨询分析师陈慧琴女士继去年的“529”报告会后,再度参加扬子晚报主办的论坛,受到现场不少忠实粉丝的热烈欢迎。她在《聚焦A股四季度,把握轮动和节奏》主题演讲提出:目前的股市有点像2014年熊市末端的走势,预计今年四季度很可能是“超级慢牛”,期间可能会因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带来阶段性的动荡。

A股重回牛市还需满足四个条件

陈慧琴分析,若想牛市重回,至少需要以下条件逐步满足:一、低利率环境继续维持;二、管理层做出好的制度安排,比如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三、居民和企业的储蓄没有太好的其他配置,房市不可持续上涨;四、经济尚可,居民财富不断累积,寻找突破口,能够观察到各种增量资金的入市。但目前来看,这些条件尚不能完全具备。

她判断,2016年全年来看是存量博弈下的结构行情,四季度则存在结构性机会,有可能整个四季度是非常缓慢的“超级慢牛”:根据政策的宽松程度,是“进一退二”或“进二退一”。

她预计四季度板块轮动也会非常快。具体可关注以下主题和板块:人民币贬值相关的化工和纺织板块;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的PPP概念;高景气行业下,实体与科技突破相结合的“硬”主题,汽车电子、无线充电、特斯拉,人工智能等;业绩相对稳定,目前仍相对具有估值优势的医药、农业、电子和水电,机场、汽车零部件等二线蓝筹。具有政策与事件催化的主题性机会,重点关注国企改革、PPP投资。市场机会或阶段性转向年初迄今调整较深且本轮反弹靠后、高弹性的成长股,尤其是年初迄今深度调整的传媒、计算机、旅游、教育、电力环保、移动支付、物联网等板块中三季度预增的优质成长股。

熊市下投资者需注意资产配置

截至2016年中报的数据显示,散户投资者占47.7%,一般法人19.3%,公募基金8.4%,保险和社保7.6%,阳光私募4.9%,券商1.6%,QFII和RQFII占2.2%,“国家队”5.9%。陈慧琴据此分析:机构占比提升,“国家队”对蓝筹股话语权显著提升,A股有望步入机构博弈的时代。她提醒说:如果是熊市,资产配置是最重要的,因为资产配置能让资产保值,在下个牛市到来的时候,资产才能够迎接牛市的到来。她举例说,股权投资正逐渐成为高净值人群关注的资产配置领域之一;当前美元资产也是家庭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

活动花絮

●001号听众提前2小时到场

论坛下午1点半签到,2点正式开始,而001号听众、来自常州的陈女士一大早就从常州出发,中午12点多就到了现场。

●忠实粉丝专程来为理财团队喝彩

“再有两三年我就70多岁了,距离‘70’后也就不远咯!”冯女士风趣地说,退休之后的理财更关注安全,她主要买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在招行城东支行买,这次看到他们荣获十佳明星理财团队冠军,我特别激动,也特别安心。”

●一等奖是“捡”来的好运气

90后李先生喜获一等奖。由于抽大奖环节是在论坛和颁奖结束后,有的外地听众为了赶火车就先行离场,抽奖券也没带走。而李先生随手捡了张奖券,居然正好是大奖号码!基于他的诚实,经主办方协商后,决定将一等奖——KindleOasis电子书阅读器尊贵版(亚马逊官方旗舰店售价2399元)颁发给他。

问:您认为人民币汇率会呈现什么走势?

向松祚:我认为在短期之内可能是有贬值的压力,但贬值的幅度不会特别大。中国有能力把人民币浮动管理在3%-5%的区间以内,不太会超过这个区间。相比日元、英镑、欧元、加拿大元等,每年3%-5%的波动浮动是非常小的一个幅度。

问:房地产税如果进入到立法程序,大约多长时间会出台?

贾康:不好预测,但是我个人感觉这和我们中国的体制相关,决策层可能的决心还有体制内部的高端要求会体现出作用,如果说真正按照加快立法的要求推进,可能两三个月就能通过一个程序环节,一两年就有可能走完整个立法程序。但内部就有激烈争议而不能进入立法过程的话,时间进度就很难估计了。

问:楼市限购限贷,大家暂时不敢买了;股市想想都是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在走低。现在普通人的投资理财变得很难,您对此有什么好建议?

于学军:随着人民币内涵、属性的改变,现在其实谁拿着人民币都很难投资。这是今年以来民间投资下滑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中国货币的膨胀,中国的房价到底能涨多高呢?谁都不能准确预测。

为什么大家都在疯抢房子?老百姓是聪明的,也是理性的,因为他们现在已明显感觉到手里的钱和银行的存款都在贬值、缩水,所以他们就搞个按揭买房子,负债可以抵御通胀,只要房价上涨就可以保值增值。然而,当这种趋势形成一个巨大潮流,人人都去这样做时,就会形成盲目性,产生所谓的“羊群效应”,并发生“踩踏事故”。所以,房地产投资,一方面体现老百姓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也还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涨潮必有落潮时,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一定会出现起伏变化。

问:我儿子有改善住房的需求,但限购限贷政策一出来,现在蛮纠结的。我们是否可以先在股市投资一把,然后再买房?

陈慧琴:如果是改善住房的话,估计到明年3、4月份可能要关注房子是不是有适度的买点,因为可能到时整体跌幅有一些。不过目前看南京等城市的人口是净流入的,房价很难大幅下跌。其实房子也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也和炒股票一样要选板块。比如今年南京房子表现最好的是三大板块:奥南、奥体、江北,另外随着建筑智能化、小区设计的更新换代,建议买新楼盘。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