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力国企改革料再度腾飞
9月份以来,政策暖风再度吹向国企改革领域,继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后,规模达3500亿元的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也正式成立。步入10月份,国务院公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也被看作对国企改革有积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在A股市场上,宣布重组合并的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复牌后走势强劲,这意味着资金对于国企改革主题的关注度开始升温,建议投资者关注国企改革中的“大集团小公司”。
2015年9月国务院出台纲领性文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随后国企改革进程明显加速,“1+N”顶层设计体系中的配套文件已出台17个,央企改革试点从4项扩大至10项,涉及21个大型国有集团,71个上市公司,国企改革进程加快、力度加大。
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出台了国企改革实施方案和意见,有近40个地级市相继确定了更为细化和具体的改革任务目标,并明确了相关细则和试点。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有三个: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高效监管体系,其中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确定性最高、成本最低,已有20多个省市明确了国资证券化率目标,一般均在50%以上。
目前地方国企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国企改革进程和侧重点优势差别,其中上海、广东为全国改革领跑者;江苏、山东、福建紧随其后;而中部省份江西、安徽和重庆则加速赶超。
光大证券指出,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主要方式有三种:集团优质资产整合、整体上市、借助“壳资源”。其中优质资产整合难度最小、确定性高,尤其对于旗下只有唯一上市公司平台且市值较小、主营业务处于竞争性行业、旗下拥有多处优质资产的国有大型集团,资产整合的预期更大、整合的资产的质量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