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投资宝注意到,7月初A股市场开启上行模式,不过随后沪指多次挑战高位未能成功,之后在资管新规、银行理财新规、抑制题材股炒作等政策利空影响下在月末跌破3000点,7月27日沪指盘中跌幅近乎吞噬整个7月涨幅,而月末大跌的重灾区则集中在创业板,仅三个交易日便重挫近7%,7月跌幅高达4.73%,不少个股跌幅高达10%以上,亏钱效应较为明显。
那么,私募机构7月表现如何呢?据7月中国对冲基金策略分类收益排行榜显示,纳入统计排名的中国对冲基金共计8597只,近1月平均收益率仅为0.39%。不过7月纳入统计排名的股票策略产品共计4938只,近1月平均收益率为0.50%,取得了微弱的正收益。细分来看,取得正收益的产品达到2934只,占比为59.42%,最大收益率为31.56%,六成私募实现正收益。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尽管近期大盘持续震荡整理,题材股炒作被抑制,价值投资之风开始盛行,这也可以从私募调研的板块上看出来。据格上理财数据显示,7月私募机构对板块的关注度与6月相较有了明显变化:主板关注度回升至22.71%,在2016年各月份中仅次于2月份的23.20%;而中小板的关注度却自6月(53.57%)冲高后回落近5个百分点。
随着上市公司2016年中报逐步披露,机构在二季度的进退路线图渐渐清晰,A股长线资金对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健增长的白马型公司青睐有加,社保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增持煤炭等传统产业,而部分新兴产业个股却遭到减持。此外,以证金公司为主的国家队资金的操作思路也逐步浮出水面,截至目前证金系有增持银行股的记录,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半年报显示,二季度证金系再度出手增持其股份。
近期A股市场的资金从前期的新兴产业集中的创业板渐渐转向地产、银行等主板市场。对此,西藏银帆投资李志新表示,目前A股呈现出典型的存量资金博弈格局,这种银行、地产的主板个股走强要看后续资金的持续性,后期中小创将继续分化,有题材、有业绩的个股可能会走强。(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