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利润为何“冷热不均”?
今年以来,我国国企利润同比持续下滑,幅度不断波动。今年前5月,我国国企利润总额同比下滑9.6%,前4月,国企利润同比下滑8.4%,前3月,国企利润同比下滑13.8%。
“国企利润同比持续下滑,说明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效果还没有完全释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目前仍在亏损或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这是国企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长林也表示,在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国企利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行业上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且许多行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利润有了较大增长,这会从一定程度上抢占传统行业的市场,让本就过剩的传统行业利润更少。
面对国企持续下滑的利润,李锦表示,产能结构优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去除拉低国企利润的不利因素后,发展新动能、坚持节能降耗和推进国企兼并重组也都是让国企利润有所攀升的方法。“国企利润持续走低,反而能够倒逼国企改革,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后国企瘦身健体的力度还有望得到加大。”
国企改革下半年多领域有望破局
下半年国资体制框架和产业结构调整改革进程将加快,在重组整合、垄断行业混改、实现“管资本”等领域有望破局,部分央企及地方国企改革的思路将逐步明确。
据中国证券报20日消息,近期中粮公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国企改革驶入快车道。李锦认为,7月将是国企改革的分水岭,意味着顶层设计基本结束,施工已经开始,试点进入政策落地期,国企改革步入求速求效阶段。
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和事件均表明国企改革可能提速,后续在多个专项改革方案出台的确定性催化下,市场对国企改革较低的预期也有望进一步修复,预计下半年国企改革主题的“风”将继续吹。(本文综合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参考报、北京商报、中国证券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