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家遭下调中信等8券商泪别A类
上周,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激励对象的范围,如明确独董、监事不得成为激励对象,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不得成为激励对象;明确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可成为激励对象。《办法》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根据宽进严管的监管理念,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确立了逐步形成公司自主决定的、市场约束有效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另外,还完善了上市公司内部问责与不当利益回吐机制。
备受关注的2016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16日终于揭晓。毫无悬念,评级结果非常惨烈。95家参评券商58家评级下滑、30家评级持平、仅7家评级上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27家被评为AA级的证券公司,今年仅剩下了6家。其中,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海通证券(600837)、广发证券(000776)、国信证券(002736)、长江证券(000783)、兴业证券(601377)、国开证券、东兴证券更是直接滑出A类证券公司之列。
评级下调最多的是方正证券,直接由A类下调6级至C级,而C级也是95家参与评级的证券公司目前最低的一个级别。上升最快是平安证券,评级直接连升三级从B跃升至A。
如此大范围评级被下调,尤其是实力和规模位居行业前十的券商悉数被下调,这在近年来堪称罕见,下调背后的原因值得玩味。根据券商中国根据分类评级规则推测以及行业人士的采访,得出此次扣分三大主因:场外配资信息系统违规接入、两融违规操作招来的罚单,以及新三板业务中的违规行为。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为何一个分类评级对证券公司就如此重要,让这么多从业者和证券公司如此后怕呢?据了解,这个评级对券商的影响,汇总起来至少有5个方面:首先是证监会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不同类别证券公司规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并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第二是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已被证监会作为证券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发行上市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第三是证券公司分类结果早已被作为确定新业务、新产品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第四是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结果,确定不同级别的证券公司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具体比例;第五是银行间资金授信。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