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医生:欧阳晓勇,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云南中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务理事。
春天,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季节。但对一些过敏的人来说却有隐忧,每当这个时候,喷嚏不断、流鼻涕,眼睛红肿、发痒,皮肤皮疹、瘙痒等症状在一些身体部位出现。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欧阳晓勇表示:“这是最常见的过敏症状,春天是过敏的高发季节,过敏原繁多复杂,很多人患病后反复不愈,与反复接触过敏原有关。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过敏者如果能提前明确致敏原,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过敏发作的。”
为什么春天爱“发病”?
过敏就是当你的身体吸入一些异物,如花粉、飞絮、螨虫等,或食用鱼、虾、蛋类等,或接触化工原料,或注入昆虫毒液、某些药物等,人体将其视为危险的外来物,会极力地将其排出体外。这时身体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皮疹等现象。过敏的两大因素:一是外因的过敏原;二是内因的过敏体质。过敏体质与遗传有关,也有部分由后天因素影响形成。
春天经过了整个冬天的沉寂,乍暖还寒,早晚气温变化大,紫外线渐渐由弱到强,植物生长变得旺盛起来,花粉在空气中弥漫,飞絮漫天,整个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增多,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
“其中,以吸入性花粉过敏最为常见。”欧阳晓勇表示:“花粉混杂在空气中,有过敏性体质,鼻炎或有哮喘病史的人吸入某些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花粉,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逐渐诱发哮喘或喉头水肿。其次是荨麻疹,就是平常说的‘风疹’,主要是由于日光的刺激或花草、尘螨、皮毛引起的,皮肤表面会出现成片的红斑,又痒又疼。另外,在春季眼睛接触花粉、化学品、隐形眼镜也容易过敏,会出现眼部奇痒、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疼痛等。”
为什么过敏会反复不愈?
首先是环境因素。外环境大家都知道冷空气、紫外线照射、花粉容易引起过敏。但很多过敏者却不知道内环境,如家里、办公室也有很多过敏原。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过敏因素中,室内污染是仅次于遗传和花粉之后的第三大过敏原。室内的尘螨、霉菌、甲醛等都会引起过敏。
其次是生活方式。过敏其实是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最容易受到情绪、压力、睡眠的影响导致代谢下降。最后是新过敏原层出不穷。异型气体、食品添加剂、香料、化妆品、防腐剂、膨化剂、装修材料、新型纺织面料等都让我们的免疫系统防不胜防。
如何寻找过敏原?
过敏因素可能为一种,也可能为多种,有时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要在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有效的抗过敏措施是找到过敏原因和诱发因子,避免再次接触。”欧阳晓勇表示。患者每天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注意过敏发作时的饮食习惯、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如果每次都与同一食物、固定的物质和环境有关,可能这就是过敏原,方法固然好,但比较繁琐。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目前有皮肤试验(点刺、斑贴)、血液检测特异性、生物共振等方法,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通过这些方法都能找到过敏原。对于反复发作,无法避免过敏原的患者,可以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这是目前唯一一个针对病因治疗的方法,由医生依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春季预防过敏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病从口入”,首先得从“吃”上把好第一关。应季水果蔬菜会引发食物过敏。春季的野菜中(马齿苋、蒲公英)含有较多的光敏感成分,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面部、手部等易出现瘙痒等反应。除此之外,水果过敏的患者也不在少数,最常见的就是芒果、菠萝过敏。通常患者会嘴角发红、出现皮疹。还应尽量少吃海鲜类的食物,海鲜类的食物一般是异体蛋白类食物,容易引发过敏,以及一些辛辣的食物。
其次,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云南地处高原,春季紫外线较强,粉尘飘浮物较多。易过敏的人在春季应少晒太阳,少到公园、花园等花粉、柳絮较多的地方去。欧阳晓勇提醒,还要尽量避免眼睛过度疲劳,少接触香水和化妆品等过敏原,发生瘙痒、流泪、红肿,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过敏的药物,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否则更容易增加眼睛敏感性或者诱发其他眼病的发生。
另外,应该注意保持个人、居家环境的卫生。生活中,很多过敏原是室内的粉螨和尘螨、霉菌,因此防螨是避免过敏的有效途径,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卧室,家居中各种纺织用品,如枕头、地毯,同时温暖、潮湿的空间容易滋生螨虫和霉菌。因此,春季室内要勤打扫,清理致敏原“死角”,例如被褥、地毯、厨房、洗手间等潮湿的地方和空调过滤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