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应做颈动脉彩超

2016-04-22 19:02 辽宁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应做颈动脉彩超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卒中死亡率高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的国家,卒中是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而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塞)有68.1%是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因饮食及生活习惯的特点又是脑动脉硬化的高发区。专家提醒,对于5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易患因素的人群,应该定期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症状性狭窄大于50%、无症状性狭窄大于70%的易患人群,经过严格的临床评估,应及时进行血流重建,可大幅度降低再次发生脑梗塞的概率。

■受访专家

李 辉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神经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

手术清除血管内斑块垃圾

从60岁开始,李先生就有了高血压的毛病,一直靠吃降压药稳定血压。即便如此,李先生仍常出现头晕症状。

近段时间,68岁的李先生感觉头晕严重,吃药也不见好,去医院做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医生建议李先生做颈动脉彩超,结果发现其右侧颈动脉狭窄已经堵塞接近90%,任其发展下去,脑卒中的风险极大,甚至有可能血管闭塞。

检查还显示,李先生的高血压也是因颈动脉狭窄血流供应不畅所致。医生为李先生进行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将堵在血管内的斑块垃圾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清理。手术很成功,李先生彻底告别了“陪伴”数年的高血压。

约30%脑梗塞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56岁的张先生患高血压十多年,血压最高达到200/100毫米汞柱,还有十余年的糖尿病病史,12年前患脑梗,2010年脑梗再次复发,留下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的后遗症。

近日,张先生来到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医生为其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多次患脑梗的原因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医生为其在颈动脉狭窄处安置了支架,使狭窄处变宽血流通畅。术后张先生颅内供血状况明显改善。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辉介绍,资料显示,约30%的脑梗塞是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的。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通向大脑的主要血管,大脑80%左右的血液是由两侧的颈动脉供应的,颈动脉的狭窄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导致的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狭窄严重时,脑供血将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颅内血流变慢、淤积,特别容易形成血栓。

颈动脉狭窄另一个危害就是斑块脱落。硬化狭窄的斑块很不稳定,容易脱落,脱落的斑块堵塞远端的血管,会造成脑栓塞,从而使相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或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一过性晕厥、眼前发黑、口齿不清以及一过性肢体麻木或活动不灵;再次,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脑组织的低灌注,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等症状,常见的有头晕、乏力、困倦、记忆力减退等。”李辉说。

50岁以上人群最好做个颈动脉彩超

“颈动脉狭窄常常是隐匿发病,病人早期通常没有症状。当发现有颈动脉狭窄以后,轻度狭窄(<50%)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最大限度地控制颈动脉狭窄的发展。”

李辉介绍说,当狭窄程度超过50%时,病人脑部缺血症状就会比较明显,如不进行治疗,就会有卒中甚至血管闭塞的风险。如果颈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不论有无症状,都应该寻求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目前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尽早地发现颈动脉狭窄呢?

李辉建议说,颈动脉彩超是筛查的主要方法。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三高”人群,长期吸烟、肥胖的高危人群,最好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朱 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