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海口市疾控中心为此提供如何防治高血压的有关知识。
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即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我国年轻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高血压发病低龄化值得关注。
女性在更年期和更年期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
儿童高血压也不少见,而且知晓率极低,往往被忽视。
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
平常貌似“健康”而突然死亡者,多数是心脏病或脑出血引起的猝死;猝死往往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
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
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
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60分钟,有利于调节血压水平。
已习惯饮酒的健康人每天饮酒量限制在少量:即啤酒小于5两,或葡萄酒小于2两,或白酒小于1两。妇女饮酒量减半。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
早晨服药前的血压可反映24小时平稳血压水平。
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心理平衡。
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有效控制高血压,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
非药物疗法主要为“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
降压治疗的其他目标:保护心脑血管;改善生活质量;最高目标为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危险、延长寿命。
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
高血压是慢性病,大多数患者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我国有1.1亿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高血压,1.2亿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治疗,1.5亿的高血压患者没有达到降压目标。
预防高血压应从儿童抓起。
(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