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亲戚朋友生病时,很多人总会习惯性地让他们多休息,休息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尽快健康。然而休息并不总是有利于康复。休息的医学术语叫制动,包括卧床(各种伤病住院时普遍的措施)、局部固定(骨折或脱位时常用)等。
很多人以为呼吸疾病发作时,卧床休息可以减轻呼吸困难。其实卧位时的肺通气和血液灌流比例容易失调,结果是肺泡气体与血液之间的交换受限。同时卧位时横膈的活动受到限制。正是由于这个道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喜欢采用半卧位或坐位而不是平卧位。另外长期卧床还可导致肺炎的发生率增高。
临床上无论是骨折固定或神经瘫痪后的患者,还是卧床休息的患者普遍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与缺乏体力活动也有密切联系。为此要保持骨质密度,适当的运动极为重要。关节软骨主要依靠承受压力来进行营养物质交换。如果关节长期不承受压力,关节软骨便会发生营养不良,从而造成软骨变性和关节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是休息最常见的后果。健康人卧床休息1个月,肌纤维横断面积可减少10%—30%,两个月减少50%。肌力降低速率为每周10%—15%,3—5周肌力下降可达50%。其实肌肉还有内在代谢的改变。例如卧床休息3天,可使肌肉胰岛素受体敏感性迅速降低,葡萄糖耐量降低,这是成年人发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研究已经表明,卧床休息1天所导致的运动能力减退相当于老年人1年的运动功能衰退量。
适当运动是康复治疗的核心,但是过分运动也会损害健康。患病后是运动还是制动,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区别对待,这也是康复治疗艺术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