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e观察]五大行手机转账免费 下一个角逐战场在哪?(4)

2016-02-26 13:0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评论:吸引客户回流难度大

一直以来,银行都是靠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来带动转型。在盈利下滑、不良贷款上升的当下,银行把手续费收入大手一挥慷慨免掉,银行自然有更长远的考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各家银行争相加入的这场线上转账免单大潮,就是要应对目前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银行希冀转账免费把更多客户引流到线上渠道。

民生银行网络金融部专家周勇表示,电子银行渠道交易手续费拉开全民普惠大幕。他判断,央行成功引导了商业银行电子渠道定价规范、透明、市场化,而市场的另一端,老百姓获得新账户下,尤其是大额跨行转账实惠礼包正以互联网的速度扑面而来。

但是,若想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形成压制并不容易。吕随启认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分工不同,第三方支付平台主打小额支付业务,银行则主要做大额转账汇款,双方的客户群体需求有着根本上的不同,所以客户回流的可能性并不大。

而想要真正和第三方支付一决高下,专家认为,银行应着重提升用户体验。客户对银行服务有三个主要评价标准,一是费用,二是安全,三是便捷。现如今,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低廉、甚至免费的费用和便捷的客户体验开拓了金融支付的市场,而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的安全性也可和银行相媲美。

“以互联网起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血液里就奔腾着互联网文化的基因,在客户体验、界面设计等方面天生优于传统银行。而后者因为互联网思维、界面设计参差不齐,相对吃亏一些。”因此,银行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是抢占市场的重要关键。

信号:普惠金融渐行渐近

在备受冲击的情况下,减免手续费必然不会是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唯一动作。事实上,前不久银联、银行对ApplePay进入中国的夹道欢迎正是其反击之一。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张学指出,与当年微信支付、支付宝战战兢兢试探性进入市场的情形不同,ApplePay进入中国市场的前一天,建行、兴业、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2家银行大张旗鼓宣传Apple Pay。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ApplePay支付方式下,资金流是在银联账号体系内流动,而微信支付、支付宝模式下,资金流可能在微信、支付宝自设的虚拟账号间流动。

“存、贷、汇、理财、支付等各项业务均面临严重挑战,存款有去高储蓄率、存款转化为理财的大趋势;贷款有直接融资崛起、小贷公司、互联网大数据征信数据、P2P的冲击;汇款进入免费时代;理财有大资管时代的冲击;支付已经彻底让位于云支付和近场支付。”张学表示,商业银行势弱,大转型势在必行,唯有创新能力强的银行有望成为行业变革的受益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这五家行是国有银行,体量最大,零售客户数量最多。“这五家银行的客户也基本能覆盖绝大多数的人群了。对落实新的账户管理制度,避免银行在相关领域的无序竞争,推进普惠金融有较大好处。”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