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经]别拿土豆不当干粮!土豆如何吃才能健康又美味?(2)

2016-02-25 09: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业内人士:小土豆产业化可撬动百亿级大市场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农业部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355万亩,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我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为鲜食菜用、炸薯条等。由于鲜薯保存时间较短,要真正作为主粮,应加快开发马铃薯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推动产业化进程。”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马文峰说。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将带来巨额的经济效应。马文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市价,年产1万吨马铃薯全粉的生产线改扩建项目需要投资金额1亿元,可年加工马铃薯5.8万吨,建成后年新增营业收入在1亿元左右。“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亩产1吨左右,1亿亩的面积意味着我国年生产将超过1亿吨,按照计划将其中30%、即3300万吨马铃薯进行加工,也就是说,未来四年产业发展需要投入至少50个亿元级项目,再加上马铃薯全粉加工成面粉、面条、馒头等项目的投入,产业化发展可以带动百亿级市场。”

虽然产业化前景不错,但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业并不发达,尤其是食品加工和全粉加工才“崭露头角”。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少、实力弱、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是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出台,但后端的加工环节和市场配套设施并没有立马跟上节奏,若要全面实现主粮化战略,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机械和成熟的工艺实现产业化。”马文峰说。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