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龙卷风席卷投资市场 三百吨黄金亏160亿(2)

2016-01-20 09:07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大妈龙卷风席卷投资市场 三百吨黄金亏160亿

坐上股市的“过山车”

2015年,由于受到股票巨大收益的刺激,“中国大妈”纷纷入市。据中国证监会通报,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股票账户同比增长433%,达到795多万户,其中55岁以上的大爷大妈达5.2%。各地证券交易所也多被“中国大妈”和“中国大叔”占领。

A股在去年上半年可谓高歌猛进,上证指数一度攀升到七年新高,交易量刷新世界(13.990, 0.00, 0.00%)纪录,纷至沓来的“中国大妈”不仅给中国股市加了一把火,心情也随着股市一路上扬,尝到了不少甜头。然而从下半年开始,股市又变得风声鹤唳,多次大跳水,不少大妈被深深套牢。

58岁的江西赣州退休老人于大妈牛市时买了38万元的股票,经历了股市动荡之后股票缩水到8万元。

银行理财和商业保险常年“傍身”

尽管近年来存款利率持续下降,但银行理财和商业保险以其稳健性和安全性,作为长期投资的选项一直在吸引着“中国大妈”。

在各地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理财专区,中年女性客户往往占绝大多数。不少银行个人理财人员甚至将营销的网撒向“广场舞大妈”聚集的公园和广场。

此外,“中国大妈”还是商业保险的主要客户。近年来保险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家庭理财决策者的“大妈”通常担负起一家人的保险购买任务。

爱美与投资并举

爱美的中国女性本来就十分钟情于珠宝首饰,并希望将珠宝传给子子孙孙。近年来珠宝行情一路走俏,“中国大妈”随之成为珠宝类产品的常客。

在中国各地不定期举办的产品展销会上,珠宝柜台总是被大妈们包围。据报道,在沈阳第七届国际珠宝展上,翡翠的交易额近3000万元,而“大妈”是绝对的大买主。一位精通翡翠鉴定的“大妈”,一天内就购入翡翠制品4件,总花销高达130万元。

专家剖析“中国大妈”现象

到今天,“中国大妈”很大意义上已经成为掌握家庭财政、有闲有钱、容易跟风的普通中国投资者的代名词。回首三年投资路,“中国大妈”们的投资大多数是追涨杀跌、经常以失败告终。

除了缺乏专业投资机构的信息渠道和专业能力以外,不少专家指出,中国的投资市场没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接住大妈们的闲资,国内民间投资渠道相对匮乏。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田云告诉“国是星期三”,“中国大妈”追涨杀跌实际上更多的是被逼无奈,“‘中国大妈’并非是风险偏好特别高的群体,她们最需要的是低风险、同时能有适当收益的投资选项。”他指出,中国的金融系统如果能为“中国大妈”群体提供更多一些优质的投资资源,大妈们也不会冒险做高风险的投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今天“中国大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投资非理性,其实是中国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专业投资者共同的问题,而这一点从深层来看又是与中国整体缺乏价值投资题材的投资格局相关。

在当前的个人投资渠道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建议,对于风险较大的股市应该谨慎进入,国债可以放心投入,对于纷繁的理财产品则要研究清楚再入手,“在选择投资产品时主要应该学会看经济发展的机会。”

田云提醒,“中国大妈”的投资资金很多来自她们的储蓄钱,如果储蓄资金都因投资而损失,那么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他指出,应该继续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进一步打击试图利用各种投资机会和杠杆工具套取百姓储蓄钱的做法,另外,还要改革金融服务体系,让利于民,为“中国大妈”群体提供更多优质可靠的投资资源。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陈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