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龙卷风席卷投资市场 三百吨黄金亏160亿

2016-01-20 09:07 中国新闻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国大妈龙卷风席卷投资市场 三百吨黄金亏160亿

2013年,美国华尔街与金融大鳄的抄底黄金一战,让“中国大妈”声名鹊起。自此,“中国大妈”频频出现在各大投资热点领域,而每次聚集都像“龙卷风”,吹热了所到之市场,但有时也难免遭到挫折。

专家认为,“中国大妈”由于信息缺乏和专业能力不足容易产生盲目跟风的行为,但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中国个人投资渠道相对狭窄。

接下来,让我们先浏览一下近三年里,“中国大妈”变化万千的投资路线图。

发迹:“dama”的黄金梦

2013年黄金价格一路跳水,创下1981年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2013年4月,一群“中国大妈”在华尔街豪掷1000亿元人民币买走300吨黄金阻击做空黄金,完胜“金融大鳄”。此壮举甚至让《华尔街日报》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

在“中国大妈”的传统思维里,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才令人踏实。因此,金价大跌引来“中国大妈”的蜂拥,也就不难理解。

然而,此番疯狂购买的结果却并不理想,金价并未停止下跌。据业内人士分析,按当前的汇率进行估算,上述300吨左右的黄金的亏损大概在160亿元人民币。

组团“出海”购房

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以住房为代表的不动产是生活必须之一,在刚需的推动下中国房地产经历了“黄金十年”,不少“中国大妈”很早便加入了炒房者的大军。

2013年下半年,“中国大妈”组团海外购房的举动更是反映出了她们对房地产的热衷。2013年9月,有报道称,韩国济州岛近来预售屋热销,99%是中国大陆民众买的,其中频现“中国大妈”的身影。

据了解,在济州岛房地产投资移民政策(韩国“绿卡”)的吸引下,以及在中国购房者购买热情的推动下,到2015年下半年,济州岛房价已经涨了两三倍,想必不少当年购置济州岛房地产的“中国大妈”已经在家中偷着乐了。

携一把比特币

除了黄金、房地产,“中国大妈”对非实体理财产品的关注也在持续升温。

继济州岛购房之后,“中国大妈”又凭借购买比特币的战绩再度登上媒体的显著位置。

比特币是根据密码编码的算法排列组合出来的64位字符。用这些字符可以换成美元、人民币,并且总数量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2013年11月,1比特币成交价一度从1000元(人民币,下同)上涨到近6000元。据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的统计,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再次显示了“中国大妈”的投资魄力。

然而,被称为有望重塑世界的比特币,由于被用于不法活动而臭名昭著,不少国家对其采取了封杀措施。这让比特币的价格从最高时的1100美元一路跌至250美元。

被“骗子网贷”摆了一道

2014年,互联网金融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2014年7月,融资谷资本集团发布了一份行业报告则显示,其旗下网贷理财平台近三成理财人群为40至59岁的中年女性,虽然30至39岁的人群占据46.53%,但大妈群体的平均理财金额是30至39岁人群的2倍,是30岁以下群体的7倍。

然而,2014年P2P网贷公司因频发的倒闭和跑路事件成为了“骗子公司”的代名词。据长江商报报道,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累计超过150家网贷公司被爆出问题,或倒闭或跑路,涉及资金达20多亿元,不少大妈损失惨重。

2015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规范化及上市等消息不断传出,有媒体评论认为,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机会大于危机,“中国大妈”未来或将继续向互联网金融进军。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陈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