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股灾胜似股灾 A股二次触发熔断机制提前休市(2)

2016-01-04 16:15 1财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不是股灾胜似股灾 A股二次触发熔断机制提前休市

上交所发布实施指数熔断公告

上交所1月4日发布公告,沪深300指数今日13时12分较前一交易日收盘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5%。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本所决定,自2016年01月04日13时12分开始实施指数熔断,自2016年01月04日13时27分起结束本次指数熔断。

本次实施指数熔断的品种包括股票、基金、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但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除外。

上证50ETF期权同步暂停和恢复交易。

上交所所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理性投资。(中国证券网)

熔断机制怎样影响A股

2015年A股频繁上演暴跌行情,盘中多次出现恐慌性抛售,再加上2015年8月24日美国三大股指期货触发熔断阀值而停止交易,这一切都或许让监管层意识到有必要设立熔断机制,以给市场一个冷静期。

海通证券认为,A股市场的暴涨暴跌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环境因素,要根本解决不可能就依靠熔断机制这一个“法宝”,但也不能就因此否认熔断机制的合理作用。

分析国外多次股灾的发生、以及本次A股市场的异常波动情况,都看到几个共同的因素在里面——市场情绪的恐慌、融资杠杆的过度放大、计算机量化自动交易的过度推广、金融衍生品的泛滥等等,这些因素在熔断机制面前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时间的“冷冻”、使之“传染力”受限,使市场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复。虽然熔断机制不可能根除市场的不良情绪,但可以缓解和稳定市场的过激情绪,让市场交易恢复正常秩序。总体来说,“熔断机制”是成熟市场的必备机制。

安信证券认为,指数熔断机制与我国A股市场现实行的涨跌停制度同属市场的外生稳定机制,2015年下半年A股市场出现的巨幅震荡表明单独的涨跌停制度在极端情况下已经不能有效的起到抑制市场波动的作用,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又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中小投资者相对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更容易产生“羊群效应”而加剧市场波动,而指数熔断机制不但可以在极端情况下有效的抑制市场的异常波动,同时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