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版宝万之争:京基“集团军”围攻康达尔(3)

2015-12-28 10:22 证券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翻版宝万之争:京基“集团军”围攻康达尔

醉翁之意

京基集团为何会看上康达尔?接近康达尔的知情人士认为,京基集团对康达尔在深圳的土地储备产生兴趣,而这正是京基集团短板。

康达尔初创于1979年,早年以养鸡起家,如今已是涉足都市农业、公用事业(2980.226, -2.66, -0.09%)和房地产的多元集团公司。康达尔坐拥深圳最为稀缺的土地资源——2011年,康达尔通过与深圳政府签订收地及开发协议,获得位于深圳宝安区西乡、沙井两个地块共计23.73万平方米的商住用地,总建筑面积逾100万平方米,总销售面积逾90万平方米。

西乡、沙井两个地块的面积,大致与深圳会展中心(22万平方米)相当,时逢2015年深圳楼市暴涨,升值空间不小。假设以目前宝安区二手房成交均价每平方米3.6万元作保守估算,两地块总销售收入可超300亿元。

此外,康达尔部分房地产项目已进入结转期,房地产业务将成为康达尔目前四大业务板块中最具盈利能力的板块。

因此,林志、京基集团此时出现,让康达尔董事会觉得十分蹊跷。康达尔董事会并不欢迎京基集团,在外界看来,是因为京基集团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拿下康达尔控制权可能还是其摆脱财务窘境的救命稻草。

今年9月,京基集团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中,2013年、2014年是未经审计的。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对财务会计的要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作为一家知名的地产集团,竟然在这种关键时刻仅提供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让人费解。

据京基集团财报,2012年全年净利润还不到4亿元,而到了2013年则一跃突破10亿元,同年京基集团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即投资性物业评估增值)高达11.4亿,剔除物业增值后,该年度京基集团实际经营利润应为负。2014年,京基集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也达到净利润的30%。

在现金流量方面,2012年到2014年,京基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反映其根本无法依靠自身积累进行发展,高度依赖债务融资。与此同时,京基集团的杠杆率高,利息负担沉重。因为高度依赖债务融资来发展,京基的杠杆率(有息负债/净资产)从2012年的77%一路飙升到2014年的87%,净杠杆率(即净负债/净资产)也从2012年的66%一路飙升到2014年的80%。

与高杠杆率对应的是高利息支出,考虑到地产公司的利息费用大多被资本化,利润表反映的财务费用将很可能低估其真实的利息支出压力。综合京基集团的负债规模和现金流量表的数据,2014年京基的利息支出估算约10亿元,因此,2014年京基集团的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仅为1.6倍,而同期上市房企该指标的算术平均值为15.6倍。

“当前财务状况的窘迫表明,京基集团此次重金砸向康达尔也可能是出于自救。”上述知情人士称。

突围之战

和万科一样,在此情况下,康达尔只有停牌筹划重组,才能遏制林志等人的进攻。

今年9月8日,康达尔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计划置出公用事业板块业务,同时,康达尔还拟通过增发方式收购华超投资旗下约5亿元的房地产资产,包括罗湖区东门约1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和龙岗区布吉约3万平方米的物流用地。

但在上述重大资产涉及的置入资产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东门的商业物业属于商住一体项目,目前正办理竣工决算,以便进行商业物业与住宅的成本分摊,相关权属证书正在办理过程中;布吉约3万平方米物流用地正在办理搬迁置换土地的规划许可、权属证书。同时,康达尔拟置出资产中,供水公司股权存在部分国有企业股权,根据合资协议,需取得国有股东的同意方可转让股权;运输公司因涉及交叉持股及股权诉讼问题,特别是近期出租车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经反复协商,停牌期间交易双方就标的资产估值及交易作价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对交易价格和相关补偿条款约定尚未达成一致。

因此,12月8日,康达尔终止了筹划重组并复牌。据悉,在面临持股比例达24.74%的“野蛮人”之时,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要回避表决,此次重组的前景本就难被看好。

目前,康达尔及其大股东又再次面临将如何应对举牌者的难题。为此,康达尔选择通过法律途径阻止京基集团收购。但京基同样也是有备而来,对康达尔进行了反诉。但在康达尔董事会看来,京基此举缺乏法理依据,更像是拖延战术。

除此之外,康达尔也与央企背景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通用地产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有意以联合开发、委托代建等形式,利用康达尔的土地资源。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周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