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朱琳:从“北京牛人”到“三峡农民”

2015-12-25 09:21 人民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朱琳:从“北京牛人”到“三峡农民”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却心甘情愿得跑去库区做了“三峡仔”;他曾是位令人羡慕嫉妒恨的公务员,却自个儿砸了“金饭碗”当了“泥腿子”;他脱身于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却觅得了田园般的安静与诗意;为了事业,他有舍去京城两处房产换取创业公司现金流的勇气和胆识;为了梦想,他有耐住寂寞育品牌苦等N年见成效的坚持和执着……

他就是重庆坤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舟绿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创始人股东兼董事长——朱琳。在他的身上,笔者探寻到了“老农人”与“新农人”所交融的另一种“农业情怀”,当然还有那份为了梦想与事业所交织的自信和热忱。

“北京牛人”是这样炼成的

生于1960年代的朱琳,1990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一出校门便进入了林业部规划院,先期从事造林核查,此后不久转攻林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对于此次工作调整,朱琳解释称:“做IT的人不懂林业,这需要我们懂林业的人一边学习摸索,一边去自主开发。”

时间一晃就是4年,他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他所研发的3套管理信息系统,其中两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另外一项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时,有中关村的公司前去挖角,开以高薪至少3000元,而他那时的工资每月仅有500元。

或许是因为这次小试牛刀,展露了“麒麟才子”之象。1994年,朱琳被推荐到林业部计划司当公务员,从事宏观管理。但四年后,中国再次推行精简机构,并由中央政府部门带头实行。此时的朱琳同样面临一大抉择:要么留下,要么去进修,待学成归来再谋求新的工作岗位?经过慎重考虑,他通过考试重回学校深造,攻读清华脱产MBA,学习企业经营管理。

再次回忆起这两年的“回炉”,朱琳至今依然感觉受益良多。不仅仅是因为彼时MBA的“含金量”较高,还在于“之前主要是局限在林业系统内部,而通过这两年的学习,知识面打开了,眼界也拓宽了”,做到了“跳出林业看林业。”同样是在这两年里,他利用上大课的时间,结识了当时各部委的青年才俊,建立了新的“朋友圈”,为今日创业储备了人脉。

清华毕业后,朱琳有两个选择:要么重回林业部(已经改为国家林业局),要么去部里下属的集团公司?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了“下海”,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公司当了合伙人和企业顾问,他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金融投资专家温元凯成为了同事。

“6年时间里,我为10几家上市公司或准备上市的公司提供战略规划和管理提升,并得到了那些牛老总们的认可。”朱琳认为,这段时间是他清华“镀金”后学以致用、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时期之一。2006年,他受一公司老板所邀,赴河北廊坊“挑摊儿”,涉足房地产行业,从业三年。

“在毕业后的近20年里,各种时髦的职业,我基本上都做过了。”回首往事,朱琳和善朴实的面孔上显露出招牌式的微笑,而且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与豪气。这让笔者想起他所讲述的在大学时期的一段“轶事”:为了完成一篇论文,他竟怀揣20块钱,四处奔波搞调研。或许,这种牛人的“野性”与“不安分”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吧。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