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457亿元借壳重生 大洋两岸市值差距13倍(3)

2015-12-21 10:40 证券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分众传媒457亿元借壳重生 大洋两岸市值差距13倍

另一方面,由于中美在文化、习惯、法律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分众传媒像大多数中概股一样,蜜月期过后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恐怕更让江南春头疼的是,做空机构的“穷追猛打”和美国证监会SEC的“百般刁难”。

2011年11月份,著名的做空机构浑水研究发布报告列出分众传媒“四宗罪”。

“在美国市场上,有一些专门针对中概股的做空机构,他们往往会从价值判断的分歧上来找茬,由于美国大部分投资者和专业机构都不了解中国某些行业模式,对 未来盈利模式及扩张空间都存在疑问,在这种环境下做空就非常容易。“荷兰银行董事王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旦引发二级市场抛售,公司股价跌到理想价 位后,做空者再进来补仓,就可以轻易从中获利。”

除了做空机构,紧盯着中概股的还有美国证监会。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分众传媒也曾多次遭遇SEC的行政诉讼。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9月30日,SEC宣布:分众传媒及江南春已支付5560万美元与美国证监会达成和解。

据了解,上述案件涉及到2010年公司收购好耶股权一事。当年3月份,公司以1330万美元收购好耶38%的股权,4个月后,Silver Lake公 司为好耶62%的股权开出1.24亿美元的高价,与4个月前的估值相差6倍之多。SEC认为,江南春参与了两次收购,知晓该事且从中获益。

“你从别人家撤资,人家当然生气了。”对此,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在分众传媒已完成私有化,筹划重回A股的关键档口,美国证监会提出五年前收购案的行政诉 讼,不免让人产生“敲竹杠”的误解。“因为在这个关键时期,分众传媒会担心影响上市节奏,尽快‘交钱了事’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此时的A股市场正风生水起,牛市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暴风科技(95.830, 0.00, 0.00%)连续走出30多个涨停板,更是让身处“水深火热”的中概股大佬们眼红心痒,可以预见的是,近几年内将有“一大波”中概股回归。

分众传媒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中概股,2012年8月12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长江南春、联合凯雷集团、鼎晖投资等五家投资机构联合提出的私有化要约,收购总金额近3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私有化过程中,江南春还签订了一系列对赌协议,赌注之大令人咋舌。据私有化协议约定,如果分众传媒在私有化完成后的四年内(2016 年)仍未重新上市,公司75%以上的利润将全部落入收购主体GGH的口袋;同时,私有化完成后,江南春还承接了约15亿美元的债务,还款期限约为4年至5 年之间。这也意味着,公司将于2017年开始面临偿还巨额债务的压力。

显然,留给江南春的时间并不多,对于上市心切的分众传媒来说,借壳成为当时的最佳选择。

八成收入来源于楼宇媒体

另一方面,公司市值不断飙升的背后,却是互联网大潮冲击下媒体行业掩不住的危机重重,江南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这个不断被颠覆的时代,几乎所有传统行业都受到了移动互联的冲击,分众也不例外。

此外,在重组预案中,分众传媒与七喜控股签署的对赌协议更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协议规定:分众传媒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9.57亿元,34.2亿元和39.2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三年内,分众传媒能否能实现承诺的净利润呢?

根据分众传媒披露的财报来看显然不成问题:公司于2012 年、2013 年及 2014 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20.7亿元及24.17亿元,今年1月份-9月份,公司已经实现净利润24.81亿元。

但是,只得注意的是,分众传媒营收来源过于单一,楼宇媒体的净利润贡献率占公司净利润总额比例均超过80%以上,也就是说,楼宇媒体的行业环境直接决定分众传媒的公司业绩。

虽然碎片化时间曾给分众传媒带来过巨大成功,不过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目前碎片化的时间常常被手机占用,“低头族”正在侵蚀广告时间,以前填补了无聊时间的液晶屏,已经逐渐的失去吸引力。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朝阳区多家商住小区,一位保安人员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都有专人定期更换电梯里的海报,以往是半个月换一次,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可以明显感觉到更换频率减少了。”

也有不愿具名的物业人员表示,自从电梯里换上了LED屏幕,看的人更少了,“电梯上下动晃动的时候,屏幕也在动,有时候会产生眩晕的感觉,虽然经常举办扫码、摇一摇等促销活动,不过也很少有人参加,尤其大家等电梯时,大多都在玩手机,电梯前的广告位几乎成了摆设。

也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近年来楼宇LED市场饱和度较高,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中国的展示广告市场正在成熟饱和,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广告屏幕已过了高增长期,如果没有创新东西出来,分众传媒未来业绩难有奇迹出现。

对此,江南春却很有信心 “2011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应对移动互联网了,未来分众计划经历三个过程,从卖广告过渡到O2O服务,最终落足于做好金 融服务。从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表来看,我们每年都要求所有既有的产品线作出一个改变,今年,我们不仅在卖场结合了‘摇一摇’,观众买了产品后还可以扫一扫小 票拿积分;同时,我们还在影院推出UMAX广告,届时影院三面都可以放广告;明年, O2O服务将是重点推进。”

另一方面,从分众传媒披露的财报来看,分众传媒的楼宇业务收入仍保持高速增长,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楼宇视频媒体业务实现收入27.23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分众传媒认为,稳步增长得益于互动式营销的带动。

不过,公司大客户也由汽车、日用产品等传统行业,逐渐变成了如饿了么、爱洗车、淘宝等电商公司。不置可否的是,互联网的爆发为楼宇广告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当浪潮退去,对于自带营销光环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分众传媒的吸引力会是什么?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谢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