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上市之初疯狂并购
众所周知,市值被低估一直是中概股心里不可言说的痛。而回溯21世纪初,中国企业刚刚开始赴美IPO时也曾受到热捧,彼时中概股在美国何等风光。
2005年,有“中国传媒第一股”之称的分众传媒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并创下中概股融资规模近1.72亿美元的全新纪录。
“江南春堪称分众传媒的灵魂人物,他不但投资眼光超前,而且还是资本运作的高手。”一位接近分众高层的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江南春原来的主业是代理IT 广告,直至 2002年才开始投资楼宇广告,并在 2003年创立分众传媒,随后2年,他总共获得了近5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4年他通过全资子 公司JJ Media在英属维京群岛(后地址变更为开曼群岛)设立Focus Media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FMHL),随 后,FMHL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Focus Media (China) Holding Limited(以下简称:FMCH), 同年6月 份,FMCH又设立了分众传媒,并持有分众传媒100%股权,完成搭建VIE架构,谋求赴美上市。
彼时分众传媒可谓意气风发,上市三个 月后,江南春就迈出了并购征途的第一步。2005年10月份,分众传媒以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框架媒介Framedia,后者是彼时国内最大的电梯平 面媒体;2006年1月份,公司又以3.25亿美元的高价并购了国内第二大楼宇视频媒体运营商聚众传媒,这也奠定了分众传媒在楼宇广告市场上的“霸主”地 位;同年3月份,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了手机广告商凯威点告,成为进军手机广告行业的标志;同年8月份,公司宣布收购影院广告公司ACL,并更名 为分众传媒“影院网络”;2007年3月份,公司以2.9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好耶,此举也被外界看作是分众进军互联网的门票;同年12月份,分众传媒斥资 1.68亿美元收购玺诚传媒。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江南春的口头禅一度是“约他们出来谈谈价格,把他们收了”。 据《证券日报》记者 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上市以来,分众传媒先后并购了60多家公司,耗资共约16亿美元,形成了包括商业楼宇联播网、电梯框架海报网络和卖场终端联播网 在内的三大核心业务模式。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分众传媒这一系列的并购案例中,只有Framedia和聚众传媒的收购是比较成功的,后来大部分偏离了主业,可以算是盲目的扩张。
对此,江南春表示,2007年是分众
传媒并购征途的分水岭,“我们(2007年)之前的收购都是非常成功的,包括楼宇卖场的框架业务,至今都是公司主业之一,也铸就了分众今天在生活圈、媒 体圈的主力产品线。但是2007年之后,在高市值的情况下,我们就开始思考,楼宇广告本身具有局限性,再发展五年、十年后,一旦触及到行业的天花板了,我 们该如何突破?当时公司的计划是从Digital Audio数字化户外媒体,转型成为一个纯数字化媒体集团,于是,我们就展开了新一轮偏离主业的收购, 为日后公司的发展埋下了一系列隐患。”
遭遇金融危机公司急转直下
常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2008年成为分众传媒在资本市场上走下坡路的转折点,这一年,公司频繁遭受打击。
年初央视的“3.15”晚会上,曝光了分众向手机用户发送垃圾短信的新闻,一时间使分众传媒陷入了众矢之的,还引发公司股价在短短两日之内下跌了 30%。随后,江南春果断决定,重组无线广告业务,导致2008年第二季度公司净利润首亏,同年11月份,江南春忍痛砍掉了无线广告业务,分众无限独立上 市的计划也就此梦碎。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分众传媒也未能逃过一劫,股价一度陷入最低谷,在资金链逐渐吃紧的情况下,公司也不得不寻求外援。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宣布收购分众传媒旗下主要户外广告资产,值得一提的是,户外广告资产可以说是分众传媒的“钱袋子”,据公开资料显示,户外广告带来的利润占分众传媒营业收入的52%及整体毛利的73%。
与此同时,江南春要退休的传言四起,事实上,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垃圾短信门”爆发之前,江南春就已经宣布卸任分众传媒CEO,退居二线了。彼时,江南春的说法是“退休是我的个人选择。”
2009年初,分众传媒盘中开出4.84美元的新低价,相较于历史最高价,跌幅约达92.70%,江南春“没忍住”又重回一线并也开始反思,“当时公司 股价跌得太狠,我忍不住了就又回来了,打算继续带领公司与新浪整合。公司上市以来,市值从最高80多亿美元跌到2009年8亿美元至9亿美元的时候,也触 动了我去思考。我觉得上市之初,分众传媒股价可以迅速走高,是因为我们把握住了机会,创造了广告主的价值,而当年我们却本末倒置,把广告主价值搁在一边, 主要去盯着财务、资本市场的膨胀。所以,我们接下来及时调整了思路,把公司的重心放在创造价值上,而不是在基本市场上的价值。”
同年7月份,江南春也开始为分众传媒做减法,主动重组、关停或剥离部分利润率较低的非核心业务,如LED广告、部分户外广告牌、部分电梯海报广告网络等。
“当时情况很恶劣,谁也不知道这场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而眼看分众就撑不下去了,可以说,两方合作是传媒行业在寒冬时节的‘抱团取暖’。”上述知情人士 向记者透露,“2009年情况有所好转,国家推出‘四万亿’的救市政策,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逐渐减弱,所以当时我们认定,新浪收购分众部分资产的项目也将就 此夭折。”
2009年9月24日,新浪与分众传媒同时宣布,由于在商务部反垄断审核中受阻,双方的合并计划自动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