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退市公司集体谋“新生”破产重整成万能解药

2015-12-10 09:27 上海证券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老牌退市公司集体谋“新生”

在老三板沉寂多年的一众退市公司“蠢蠢欲动”,今年来纷纷通过破产重整、股改、重组等等手法登场亮相,目的只为将自己打造成能够回归A股的“合格品”。而推动这一切的“幕后人”不乏A股市场上曾经熟悉的面孔。

穷则思变。在老三板(代办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沉寂多年的一众退市公司,不再甘于寂寞,其谋求“新生”的意愿在今年显得格外迫切。破产重整、股改、重组等等手法一个不少地登场亮相,目的只有一个——将退市公司打造成能够回归A股的“合格品”。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种迹象愈发明显。如果说二重、长油这样的新近退市公司是带着整合预期进入老三板的话,那些踯躅多年的退市公司在今年也格外“蠢蠢欲动”。而推动这一切的“幕后人”不乏A股市场上曾经熟悉的面孔。敏锐的资金伸出的翻雨覆雨手,搅动起“老牌”退市公司在三板的“一潭死水”。

资本之手搅动“一潭死水”

长期无主业、无有效资产、资不抵债,可谓退市“老股”们的通病——如果没有资本之手,其重获新生遥遥无期。但显然,已有一批人准备捕捉其中的机会

12月7日,华圣1(华圣科技,代码“400039”)发布实际控制人变更公告,李非列控制的飞尚集团通过执行重整计划,成为公司的新任实际控制人,而“飞尚系”就这样将一家老三板公司收入囊中。李非列的“飞尚系”早在十余年前年就亮相市场,曾有过三年内连控三家上市公司的“战绩”,“造系”能力可见一斑,如今的鑫科材料、皖江物流等两家上市公司都有其身影。

单说最新“战绩”,就是今年上半年牛股之一的沙钢股份:今年2月,沙钢股份大股东沙钢集团以46亿元向九个自然人转让55.12%股权,不造成实际控制人变更,但其中受让股份数量最多的李非文正是李非列胞弟。沙钢股份目前正停牌筹划重组,不过,上述股权转让消息发布后,其股价至停牌前上涨逾四倍。

对“老三板”予以关注的人岂止一拨,除了“造系人物”,自然也少不了“资本玩家”。例如中浩A3(深中浩,代码“400011”)就出现了曾“玩转”秋林集团的王吉舟的身影。该公司11月10日的公告显示,现任第一大股东海南慧轩引入重组方“联合体”,具体由北京中融金鼎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元鼎股权投资有公司等六家法人和两名自然人组成,重组方将向公司注入的资产估值高达21.6亿元。

上述资产注入后,公司将以1.5元/股的价格转增股本,形成14.4亿股的股本,而此次转增仅向重组方股东分配。交易完成后,深圳中元鼎将持有公司62.8%股份,对应约10亿股。据查,深圳中元鼎于今年11月20日完成了一次投资人变更,变更后,其30%的出资由自然人王吉舟持有。而且,该公司在11月26日改组成功新一届董事会,选举王吉舟担任董事长。

王吉舟曾因参与秋林集团股改而“名噪一时”。2010年,当时秋林集团潜在大股东颐和黄金宣布,将黄金存货和现金捐赠上市公司,用于支付股改对价。同时,颐和黄金还特别承诺将在股改完成后的12个月内向上市公司整体注入优质黄金珠宝设计、生产、批发、零售业务。而从当时的媒体报道、券商报告以及当事方的表态看,颐和资本的创始人王吉舟是此次重组的幕后操盘手,王吉舟“点石成金”入主秋林集团被炒得沸沸扬扬。不过,虽然后期公司完成了股改,但承诺的资产注入没能履行。同时围绕谁才是颐和黄金实际控制人,王吉舟亦同涉事方展开一场口水仗。而此后,秋林集团的“注金”承诺更是一推再推。

尽管在秋林集团一役的收场不算漂亮,但王吉舟“玩家”本性已被市场所知。

还有一类就是多平台“选壳”。再看12月9日重整计划“最新出炉”的汇集1(汇集实业,代码“400029”),其重组方则是红日药业、大通燃气的控股股东大通集团,拟将全资子公司大通新天所持的天津大通矿业投资公司50.1%股权、天津自贸区鑫泽通企业管理公司50.1%股权和1500万元现金捐赠给公司。大通集团方面明确表示,将把汇集实业作为大通集团的矿业资产整合平台。

“比起新三板,老三板的公司已经拥有了明确的回归A股的安排,即利用重新上市制度,虽然这方面并无先例,而且相关公司即使完成了重整、重组,短时间内也无法提出申请,但还是足以吸引到擅长此道的资金参与运作。所以,几乎所有的重整方案,都会提到争取重新上市。”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作者:赵一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