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的国家战略。
三年来,北京各市属国企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性工程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北京城建集团施工的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主体结构提前封顶,河北机场集团公司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京津冀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车身焊接车间内,299个机器人组成的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线将一辆辆汽车成功组装……
同仁堂安国项目一期中药材加工车间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原料将被加工成中药材精料、饮片和颗粒饮片……
以融合促发展,以协同提活力,北京城建集团、北汽集团、同仁堂集团……,一家家北京国企三年来的发展历程凝结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的一个缩影。
近日起,千龙网产经中心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协同发展这三年 首都国企在行动》,为您展示北京市属企业在三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
【协同发展这三年 首都国企在行动】系列报道——
走出北京城赢得空间 首农奶牛找到大牧场随时“撒欢”
文|千龙网记者 凤凰
三元牛奶馆
“三元”,北京人再熟悉不过的品牌,随着一体化进程,已逐渐成为京津冀地区广为熟知的品牌。从组建承德三元、建设迁安乳品厂、并购原三鹿乳业,到最近投产的三元河北工业园,首农集团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十几年间,首农集团发展的足迹已经遍及河北和天津大地,先后在石家庄、张家口、唐山、衡水、秦皇岛、承德、定州、保定等地区,以及天津市建设畜禽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累计投资超过80亿元,在引领当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数以百万的农民共同致富。未来,首农将在津冀地区投资超过500亿元。
切合首都功能定位,发展都市农业
作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首农集团紧密结合首都功能定位,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早早就将经营触角延伸到北京以外的河北、天津等地,在津冀地区重点布局现代农牧业、食品加工业和物产物流业,打造规模化、现代化、服务化、高端特色化和低碳化的现代农业。图为:三元牛奶馆。
作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首农集团紧密结合首都功能定位,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早早就将经营触角延伸到北京以外的河北、天津等地,在津冀地区重点布局现代农牧业、食品加工业和物产物流业,打造规模化、现代化、服务化、高端特色化和低碳化的现代农业,进而确保首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的供给和质量。
首农在津冀地区投资的现代农牧业包括奶牛、北京鸭、有机猪、种鸡等畜禽养殖项目,总投资额25亿元。
其中,河北定州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园区是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总占地1.7万亩,投资10亿元,目前存栏奶牛17000头,日产鲜奶235吨。
据了解,定州牧场的奶牛生活环境相当讲究,园区引进了益生菌,与牛舍里的沙子混合在一起进行生物预处理,这种活性微生物发酵代谢可抑制有害菌繁殖,保障牛栏卫生;而牛舍的周围,是大片标准化种植的牧草,既做饲料田,也是隔离地;上岗人员,每天要洗澡、换衣、换鞋,然后蹚过消毒池,才能进入牛舍工作。
每个牛棚长366米、跨度61米,可饲养960头奶牛,是目前全国跨度最大的牛舍。让人叫绝的是可伸缩牛棚顶,按下开关,牛舍屋顶缓缓打开,阳光照射,奶牛悠闲吃食。这种滑动顶棚,是首农首创,可防止雨水落入,可减少细菌滋生。旁边连着露天运动场,牛儿可以像操场上的儿童一样,随时撒欢。
首农集团总经理薛刚表示,园区采用“种养结合,区域集中,分群饲养,品种多元化”饲养模式,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循环农业。下一步,定州示范园还将开设奶牛养殖培训学院,带动业内及周边地区奶牛养殖技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