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用户抱怨房间温度不均匀,不同的位置冷热感不一样呢?
测试工程师向本刊记者解释:“因为冷空气下沉,所以制冷房间的下部温度会比上部低,所以建议使用上下铺床的房间(如学生宿舍等)可将导风板设置为与地面水平,这样可以加强冷空气的流动,减缓房间上下冷热不均的情况。另外,空调的风机一般位于空调挂机的右半部,这可能导致左边的出风量相对右边高,消费者可将左右导风板稍微向右调节。”
从平均温度上看,大金表现理想,各测温点的平均温度接近预设温度23℃;而松下、格力表现稍逊,均在21℃以下。(如图7)
资料图
预设23℃,实际在20℃左右波动?消费者该庆幸空调的制冷能力优秀还是要哀叹空调的“自作主张”?
测试工程师指出:“这可能与回风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有关,它没有及时根据房间温度调整制冷运行状态。也可能与厂商的设计有关,比如空调低于某个温度就降频运行,高于某个温度就升频运行。
“一分钟速冷”仍是梦
据本刊的问卷调查显示,59.49%的受访者指出选购空调时看重其制冷能力。夏日炎炎,“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成了大家的真实写照。消费者最盼望的是自家空调能快速带给他们一个清凉的环境。
为了测试出6款空调的制冷速度,实验员记录空调运行1分钟、5分钟、10分钟下,9个测温点的平均温度。
结果显示,在制冷舒适性表现较好的大金,在制冷速度上欠佳,运行10分钟后的房间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超过2℃,而其余5款均下降到23℃附近。(如图8)
资料图
另外,6款空调工作1分钟后的房间温度只比原来室温的30℃降低了不足2℃,而工作5分钟后的温度依旧与预设温度23℃存在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市面上部分厂商宣传的“60秒速冷”、“1分钟速冷”的制冷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4个国产品牌均有配套使用的手机APP,用户可通过该APP远程遥控空调的运行状态。这样一来,消费者到家之前即可预先开启空调,避免了制冷需时较长的尴尬。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说:“消费者在传统观念上会比较注重空调的制冷速度,但随着智能控制的引入,空调的操控将变得更加灵活,未来空调的发展将更多落在制冷舒适性这个用户体验上,这也对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有更高的要求。”
某空调厂家研发部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在产品开发阶段的控温及舒适性测试中,研究员会在环境实验室中布置上百个测温点来综合考察。”
结果显示,志高、海尔的智能表现更显优势。其中,志高空调在联网下,总部的大数据云平台能实时监测空调的运行状态;海尔空调能够一键实现内部自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