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的“变形金刚”记:打造钢铁版智能立体车库破解城市停车难(3)

2016-10-31 08:48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智能立体库将给公交运营带来一场“革命性变革”

在现实生活中,停车难不仅困扰着私家车,也困扰着公交车。传统的平面停车楼方式需要大量的场站土地资源来支撑,这在北京市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实条件下,严重掣肘着公交运营服务品质和首都城市承载能力的全面提升。

当前,北京公交集团下辖常规公交线路850条,运营车辆21480辆。截至2016年1月,北京公交集团在市域内共有公交场站665处(包含八方达公司),总占地面积540.5公顷。按照建设部《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计算,全市公交场站用地缺口在620余公顷。“用地缺口一直是困扰北京公交集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交集团宣传部长杜跃感慨的说。

智能自动化、模块可拼装的公交车机械式立体停车楼其独有的四大优势,完美的解决了公交集团因场站资源不足造成的公交停车楼困难、线网发展受限、运力保障不足的痛点。

“简单的说,立体智能车库能够增加停车数量,降低单车位造价,缩短停车楼的建设周期,实现了智能自动化管理。”杜跃告诉千龙网记者,根据测算,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楼后,停放车辆数量较原来增加了约1-1.5倍,单车位造价平均降低约40%,建设周期平均缩短一半。同时,立体智能车库提供智能化的停车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会合理安排车辆的出入库顺序和时间,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实现与智能调度系统全面对接。

今年,公交集团与首钢合作,将在小营公交场站建立立体停车库,项目已经确定了规划设计方案。该场地原来可以停放公交车68辆,建立立体车库以后车位数为144辆,土地利用率提升了2.1倍。

首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顾章飞透露,在第二代智能立体公交车库产品中,将实现空中充电、错峰停车、光伏发电储能、雨水收集及车辆自动检测等功能。

3,10月27日,千龙网记者走进首钢建设北京静态交通研发示范基地,参观首钢多类型小汽车立体车库。据介绍,智能立体车库相对传统停车场,具有低成本、空间利用率高等明显优势,将有效地解决北京和全国其他大城市停车难问题。(千龙网记者傅昱佳)

10月27日,千龙网记者走进首钢建设北京静态交通研发示范基地,参观首钢多类型小汽车立体车库。据介绍,智能立体车库相对传统停车场,具有低成本、空间利用率高等明显优势,将有效地解决北京和全国其他大城市停车难问题。图为:双环型智能圆形塔库,属国内首创。(千龙网记者傅昱佳 摄)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傅昱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