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黄陂汉口北一食品仓库,将大量积压的各种过期变质食品,倾倒在路边臭烘烘的垃圾场,被一些人看到后,又翻出争相抢捡。争抢过期食品的用途五花八门,有人在现场直接打开食用,有人说拿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吃,还有开车过来捡货的人说“拉回去喂猪”。有记者跟踪了解,有一些菜贩将过期食品捡来拿到早市上贩卖。
食品仓库将过期食品进行处理,不再让它们在市场中流通,让我们看到了商家对百姓健康负责、有担当的良好初衷,让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共同整治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希望。但将过期食品随意倾倒的处理方式,却选择了极为不负责的处理方式,这些包装完好的过期食品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却拥有了更多的利用价值,这对市场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威胁和隐患:直接打开食用会对人造成什么危害?经过特殊处理将生产日期涂改,重新流入市场,又会影响多少地区和居民?
争抢捡拾过期食品的人群,缺少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对自身及他人身体健康的责任。扭转人们淡薄的食品安全意识,需要给予百姓更多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指导,营造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环境。从个人到厂商再到社会相关单位和机构,从操守到制度再到立法规定,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的维护。
对于过期食品如何处置,是本次事件的关键。过期食品的最终去向和处理方式往往不被人们重视,也频频有更改生产日期、变相销售过期食品等事件的不断发生。可见,须建立规范的过期食品回收和销毁机制,对厂家处理过期食品的各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加强信息披露,防止过期食品再次通过任何渠道流入市场,让不法个人和商家无空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