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改1000天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出靓丽答卷(5)

2016-09-26 19:5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医疗:“环京医疗圈”正在形成

2015年9月24日召开的首都卫生计生发展研究研讨会上,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协议共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具体包括加强医疗区域合作、推动公共卫生计生区域联动、强化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对接、构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调机制、加强妇幼保健合作、加强区域卫生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基层卫生合作、带动区域内健康服务业发展等。

2015年10月16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红十字会在京召开“京津冀协同构建人道应急体系创新发展合作联盟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三地红十字会通过平等协商,就以交流、合作和共建形式促进京津冀人道应急体系建设达成广泛共识。

2015年10月21日,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在河北邯郸成立京津冀首家急救分中心,并与邯郸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京津冀地区首家急诊急救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将实现重症急救患者的远程医疗会诊,以直升机和救护车为纽带,搭建一条危重症急诊急救患者的医疗绿色走廊,在北京与河北之间转运危急重症病人。

2015年7月23日,保定市儿童医院又多了一块招牌: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这是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首家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跨省托管的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努力实现四个共享即“医疗共享、教学共享、科研共享、专家共享”,真正做到首都儿科优质资源下沉,力争在托管期间使保定市儿童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技术水平。

2016年10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共计132家医疗机构之间将对报告单中互认项目的检验结果予以认可,在不影响疾病诊断治疗的情况下将不再进行重复检查。其中包括69家北京地区医院,如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首批纳入互认检验的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白细胞、红细胞检查等27个最常用的检验项目。

据悉,首批入选的132家医疗机构主要为符合互认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和独立的医学检验机构。包括69家北京地区医院,如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以及北京友谊医院、妇产医院等本市多家市属三甲医院;天津市的37家医院包括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等;以及河北地区的26家医院,如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等。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