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立秋暑气盛 宝宝如何度夏?

2016-08-17 19:43 重庆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虽立秋 暑气盛 宝宝如何度夏?

尽管立秋已经到来,但气温一点也没有降下来的意思。要特别提醒的是,秋意已经在来临的路上。特别是对于“肺常不足”、“脾常不足”的小儿而言,容易因为受凉或者吃冷的食物而出现感冒、咳嗽、胃口不好等情况。因此,“秋老虎”潜伏之际,小儿更要注重生活方式,避免疾病发生。

1 合理使用空调

天气热,不开空调难度日。开了空调,家长们又担心宝宝容易生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刘华指出,其实,如果在炎热的天气里不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反而容易中暑,宝宝完全可以使用空调。

不过,使用时要避免突然进入或者离开空调房。进入房间后,再打开空调;离开房间前,先开窗关空调,使宝宝能够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进入商场等空调环境,则需要及时添加衣物。

2 适当清热解暑

解暑,冷饮、汤水也不可少。刘华表示,在高温酷暑时节,饮食宜清淡、多样化,适当进食解暑食品。例如绿豆、西瓜、冬瓜、薏米等解暑“圣品”;也可以适当用金银花、菊花、夏枯草之类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不过,小儿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要注意“度”,不宜多吃,更不建议喝太多冷饮。

3 解暑莫忘护脾

“解暑食品以及凉茶往往具有寒凉的性质。”刘华说,宝宝脾胃功能薄弱,过多进食此类食物,会影响宝宝的吸收消化功能,出现胃口不好、肚子疼等情况。有些宝宝还会出现大便稀烂。

除了要适当控制解暑食物的进食量,对脾胃功能不好的宝宝,可以适当进食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荷叶、扁豆花或者白扁豆等。也可以使用葱、姜、蒜这些具有辛温之性的食材,来制约解暑食品的寒凉之性。脾胃功能薄弱的宝宝容易在暑热季节出现厌食,可以选用五指毛桃、薏苡仁、淮山、白扁豆等煲汤或者做菜,健脾益气除湿,如五指毛桃煲排骨。

4 到户外要避暑

平时医生常强调多带小孩做户外活动,通过晒太阳和锻炼促进钙的吸收。但高温天气里,过多的户外活动是不适宜的。一来水分不足容易导致中暑、脱水,二来还可能被烤得“发烧”,患上热感冒甚至诱发气管炎、肺炎等严重问题。

孩子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点以前或晚饭后,避免过强的阳光照射,并且最好以“散步”的形式。在太阳下呆10-15分钟,再到树阴下纳凉、喝水。夏天带孩子做户外活动,扇子、遮阳帽或遮阳伞、更换的衣服、擦汗的毛巾和充足的水是必不可少的。

5 穿衣服要宽松

很多家长都以为小孩穿背心会更凉快,但现在无论坐车、去餐馆、逛商场、上医院,很多地方都有强劲的空调,穿背心反倒更容易受凉感冒。高温天气,孩子的衣着应偏重棉质、宽松,薄薄的短袖比小背心更适用;建议上衣过肩,裤子过膝。

此外,孩子的汗腺特别发达,天热出的汗也比大人要多。如果通风不好,尤其是穿的衣服不透气不吸汗,出痱子就在所难免。痱子引起的瘙痒不但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可能因为抓挠导致皮肤感染。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