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里,名目繁多的生物名词经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在众多指标中,肿瘤标志物指标最受人关注。目前,体检报告中常见的肿瘤标记物有数十种,主要有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前者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后者是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不少人看到自己的肿瘤标志物数值超出参考范围后格外紧张,感觉自己离患肿瘤不远了。海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覃西教授表示,肿瘤标志物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的可能,应该进行个体化的联合检查和分析。体检人员看到单次的肿瘤标志物提高,不要太过惊慌。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诊断、判断预后和转归、评价治疗疗效和高危人群随访观察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肿瘤患者的一个重要检查指标。据覃西介绍,人体每天都在产生少量的肿瘤细胞,这些细胞会分泌相应肿瘤标志物到血液中。肿瘤细胞生长越旺盛,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就越高;反之,肿瘤细胞生长被压制,肿瘤标志物产生量也就减少。健康人的免疫系统能够迅速清除这些肿瘤细胞,所以血液中肿瘤标志物会维持在正常水平。影响肿瘤标志物的因素有很多。当您吸烟,体内出现炎症、癌前病变时,肿瘤标志物也会出现异常情况。所以,单凭肿瘤标志物一项指标,还不能判断人体是否患上了肿瘤。
覃西建议,当人体出现某个或数个肿瘤标志物异常时,应先复查一次来排除假阳性。若依然异常,应每月定期检查异常项目。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进一步做CT、B超、胃肠镜等影像学方面检查。要通过活检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时,才能明确诊断。
对于医生来说,肿瘤标志物只是作为一种检测肿瘤的辅助手段。覃西表示,肿瘤标志物的更大价值在于肿瘤病人经过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治疗后,医生可以依据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来确定手术或化疗的效果。患者出院后,在定期复查判断肿瘤转移或复发风险时,肿瘤标志物指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