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养生小妙招 面和姜是较好选择

2016-07-12 17:43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本月17日开始正式进入伏天,三伏天出现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有谚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认为伏天是锻炼身体养生的好时节,那么伏天如何养生,伏天锻炼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伏天补水最关键

“在我看来夏季最重要的是补充水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董盛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也就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的为汗液。夏季出汗过多易导致体内的阴津随着阳气耗散体外,从而导致中暑晕厥情况的发生,这时补充水分显得尤为重要。

董盛表示,伏天喝普通的白开水就可以,效果最佳,不建议过多饮用冰水。有些人喜欢在闷热的时候尤其是伏天里喝凉饮,这样虽能图一时之快,却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夏季吃过凉的东西容易损伤体内的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与人的阳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的阳气因脾胃而滋生,脾胃的功能正常运转,人体内的阳气才能生长并充实。如果脾胃一旦受损,功能失常,就会内伤阳气,严重的还会因此而影响全身而患病。

如果不想喝白开水,可以在家中做一些绿豆汤、乌梅小豆汤喝,能够达到清暑养阴的作用。

面和姜是较好选择

尽管说补水是三伏天较为重要的事情,然而古话说道“民以食为天”,因此,食物的摄入也非常重要。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建议伏天可以吃一些面食。夏季天气闷热,随着汗液的排泄,体内的一些矿物质会流失,面里面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吃一些面食能够将流失的营养成分吸收回来。

左小霞建议,在做面食的时候可以选择做发面食物或者是面汤,这样能够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豆角焖面就是不错的选择。豆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体内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在做豆角的过程中时间不够容易导致食用后中毒的情况,但如果是豆角焖面,时间相对较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除此之外,夏季可以吃一些姜。夏季外面气温较高,体内温度相对较低,再加上很多人喜欢吹空调喝冷饮,此时我们的脾胃相对比较虚弱,吃点姜可以强健脾胃。此外,夏季唾液、胃液等分泌液会相对减少导致食欲不振,适当的吃些姜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缓解食欲不振的情况。但是要注意姜的食用是要适度,量控制在三片左右即可。

运动睡眠有讲究

到了夏季,尤其是入伏后,天气闷热到极致。这时在运动方面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遵循“夏练三伏”赶在伏天进行身体锻炼,另一种是躲避闷热天气空调屋里待一天。

对此,董盛表示,夏季尤其是入伏后运动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要选择好时间,在极其高温的天气环境中尽量不要进行户外运动,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要更加注意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每天在空调房间里待着也不提倡,在阳光不是很足的情况下到户外走一走做简单的运动对于体质的恢复,阳气、气血的通畅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夏季在睡眠方面董盛建议要晚睡早起,每天中午尽量有40分钟左右的时间午睡,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北京商报记者刘宇郭秀娟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