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峡时报》7月5日报道称:近期,20多辆在中国制造的新加坡地铁列车因为结构缺陷被召回。今日(7月6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车,601766.SH)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四方)发布公告回应称:此次事件发生后,中国中车深感痛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事件能够得到解决,目前相关车辆分批返厂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2009年5月和2012年4月,川崎重工、青岛四方、川崎新加坡子公司三方组成联合体,两次获得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简称“LTA”)C151A地铁车辆订单,总计35列地铁车辆。首列车于2011年1月交付用户,2014年9月C151A全部35列地铁车辆交付完毕。2013年6月,新加坡运营方在对C151A地铁车辆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部分车辆的车体存在局部缺陷,共涉及26列。
《海峡时报》报道称,故障列车是最早一批中国为新加坡MRT地铁制造的列车,由中国南车集团旗下的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合作制造,投入使用了约五年时间,目前还在保修期。
《海峡时报》引用另一家位于香港的英文媒体FactWire的报道称,此型号列车曾多次玻璃碎裂。2011年,其中一辆车的无间断电源电池还在维修过程中爆炸。FactWire报道称,车体中的一些结构性零件存在裂纹,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青岛四方称,该缺陷是由部分批次铝合金型材的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青岛四方分析后认为,此缺陷不具有安全风险,车辆可继续安全运营。
青岛四方表示,青岛四方主动提出对存在局部缺陷的车辆进行分批返厂维修。目前分批返厂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之前修复完成的车辆已经返回新加坡并重新投入运营,目前运行状态良好,首列修复完成车辆已安全运营近30万公里。
青岛四方的公告没有提及赔偿问题、维修成本,未就事件对未来订单影响等问题做出回应。
《海峡时报》还称,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下称港铁)目前也向青岛四方订购了列车,但尚未收货。其报道并称,这可能会影响港铁向中国中车购列车。
港铁于7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回应称,港铁以确保列车品质为首要任务,亦有严谨的品质监管制度,港铁会在中国中车派驻人员监督整个制造和组装过程,确保列车品质。(详见“港铁称采购列车与新加坡地铁材料不同”,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6-07-06/100962765.html)
港铁还称,其新近采购的93列地铁列车,所使用的车身材料为不锈钢,这有別于新加坡地铁车厢所用材料铝合金;而香港高铁所用动车组,其车身主要架构的铝材由日本供应商提供,这与新加坡列车采用的材料供应商也不同。
2012年3月,原中国南车在港铁国际招标中,以人民币13.6亿元中标9列350公里动车组合同,该合同也被原中国南车看做是中国高铁车辆出口第一单。2015年7月港铁再次向中国中车采购93列、744辆地铁列车,金额约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两批订单车辆均由中国中车青岛四方负责生产。
城轨地铁板块是目前中国中车仅次于动车组板块外增长最快的业务。2015年,中国中车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1%,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占中国中车总收入的10.17%。
青岛四方是中国中车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国内地铁、轻轨车辆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青岛四方目前是国内高速动车组上线运营数量最多、运营里程最长的企业,产品已出口世界20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