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日前宣布,由于存在可能翻倒的风险,宜家已同意在美国召回包括畅销的马尔姆系列在内的2900万个抽屉柜。但目前的召回范围仅限北美地区。宜家方面已明确表态,不会在中国召回同款产品,理由是符合中国有关标准。(经济参考报7月4日)
世界竟然出现了两个“宜家”。由于“夺命抽屉柜”存在可能翻倒的风险,宜家集团已经同意在北美市场上召回约3560万个床头柜和梳妆台,自1989年以来,这些问题抽屉柜已造成6名儿童死亡,36名儿童受伤,而这款存在倾覆风险的102个子系列抽屉柜中,有22个正在中国销售。一个商家两幅嘴脸,一项规定两套标准,生命无贵贱,却不同对待,宜家的做法让中国消费者气愤难平。
宜家口口声声说不存在歧视,只是基于美国相关标准才予以召回,如果不是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那么宜家很可能也不会在北美召回,也就是说宜家钻了我们相关漏洞的空子。或许中国相关标准不尽完备,但宜家作为世界知名企业,有责任保障每个消费者的安全,“夺命抽屉柜”在美国可能伤人,在中国同样可能伤人,即便中国的标准不完善,宜家就可以惘顾中国消费者的安全,这样差别对待吗?没有对消费者生命的敬畏,只是刻意规避责任,宜家不是“歧视”是什么?
中国是宜家在全球增长最快速的市场,目前中国共有18家宜家商场,其中8家位列全球十大之列。可以说中国消费者是宜家最大的消费群,对给自己带来可观收益的中国消费群,宜家为何还敢不召回问题产品?是谁给了他们“歧视”中国消费者的胆量?
一是我们相关的标准低有漏洞。宜家为何召回北美产品,因为人家有明确要求:(柜体)不固定在墙上时也必须不能倾倒。是基于这样一条明确的行业标准,才让宜家最终决定在美国和加拿大实行了召回,而我们显然没有,被宜家钻了制度漏洞的空子。
二是我们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不到位。在国外出了这类事情,消费者维权打官司,企业就会付出巨大代价,宜家赶紧召回北美产品,就是因为怕赔不起,而国内由于惩罚性赔偿不到位,出现洋品牌质量问题,往往企业不用赔钱或只要赔很少的钱。
三是我们的消费者盲目追求洋品牌的结果。有钱就任性,人傻钱多,见了洋品牌就抢,被人家欺骗了也不敢维权,碰上这样的消费者人家不歧视你才怪。之前我们已有太多这方面的教训,洋品牌在国内频频陷入“质量门”,比如“达芬奇家具”,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等,都是双重标准,在其本土老老实实,但到了中国之后,就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但过后我们的消费者还是“记吃不记打”照买不误。人家敢这样对我们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消费者惯的。
对宜家的做法我们有权说不,好在目前上海质监局等部门已约谈宜家公司,通过这次事件,希望我们相关部门尽量完善健全相关法律及机制,尽快打上制度补丁,不给洋品牌留下空子可钻,另外也要健全惩罚性赔偿制度和诉讼制度等,让一些洋品牌不敢对我们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