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仍拒召回在华“夺命屉柜”

2016-07-05 15:13 光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宜家儿童抽屉柜事件持续发酵。昨日,早报记者在宜家家居上海徐汇店看到,涉事儿童抽屉柜仍在销售,不少消费者对抽屉柜安全隐患并不清楚。

宜家家居表示,产品都有明确提示要牢牢加固,对于已购买的顾客,可免费领取加固部件。对于中国产品的召回,其表示目前仍不打算召回。且“当产品按照安装说明正确安装并且进行上墙固定时,宜家的抽屉柜是安全的”。

网友:安装人员没提要固定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存在倾覆风险的102个子系列抽屉柜中,有22个正在中国销售。昨日上午10时许,在宜家家居徐汇店抽屉柜区域,记者发现马尔姆、塔瓦、特里索、布鲁萨里等在北美召回之列的抽屉柜系列,仍在销售,只不过在商品标签上印有警告说:“未固定的家居可能会翻倒。此家具需利用随附的安全配件将其与墙面固定,防止翻倒。”但是前来选购的消费者龚先生表示不知道之前北美召回抽屉柜的事情。

“我们的产品安装书上,也都写明,家具可能倾覆,必须上墙固定。”工作人员说道。随后,早报记者在产品安装书上看到,加粗字体写着:“警告:家具倾覆可能导致严重或致命的伤害,为防止倾覆,家具必须永久与墙面连接固定”。宜家商场公关人士再三表示,这些提示,不管在商场还是安装说明书上,一直都有。而且如果选择宜家上门安装,固定费用算在安装费里。但是有网友留言称:自己家买的就是宜家的抽屉柜,没有看到提示,请的宜家上门安装,安装人员既没有提要固定,也没有安装。

昨日下午,宜家家居回复早报记者邮件称:“家具倾覆的问题对整个家具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家居安全问题,将家具固定于墙体是彻底根除家具倾覆的根本性的有效手段。所以宜家抽屉柜采用了欧盟和中国强制标准条款要求,产品需要按照使用说明将抽屉柜固定在墙体上,以防倾覆风险。所以,当产品按照安装说明正确安装并且进行上墙固定时,宜家的抽屉柜是安全的。宜家引入针对抽屉柜的规定已经有数十年,一直以来,宜家产品使用说明包括标签和安装说明中都明确警示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将产品固定于墙体上,以防止倾覆的风险。上墙固定作为此类产品组装中的重要且必须的一环,是包括在宜家的家具安装服务中的。如果消费者购买了抽屉柜并选用宜家的安装服务的话,上墙固定是包括在安装服务之内的。如果有安装错误的顾客,可以通过客服电话免费获得防倾倒安装配件。同样,该配件也可以在任何一家宜家商场免费领取。”

宜家:符合中国质量标准

对于被上海质监局约谈后,中国市场相关儿童抽屉柜是否召回,宜家商场方则表示,目前没有收到召回的通知。理由仍然是:“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抽屉柜,符合中国的国家质量标准。

在昨日下午的邮件里,宜家称:“目前为止,也没有收到任何来自中国的针对该产品的事故报告。”但是早报记者查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对于宜家家居是否应该召回涉事抽屉柜,公益律师、北京市中银(上海)律师事务所俞国新表示,“我的理解是,他们把缺陷的范围缩小化了。仅理解为产品质量问题是缺陷。但消法里所指的缺陷,应该还包括‘有安全隐患’的产品。不过,这也提醒我们,相关立法有待完善。”俞国新认为,宜家首先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事件会带来什么伤害、北美召回情况等,都应该主动披露。另一方面,应该排查风险,弥补隐患。

■新华时评

“夺命家具”召回岂能中外有别

据新华社电由于在美国已造成6名儿童死亡,瑞典家具制造商宜家近日宣布,正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约3600万件容易倾倒的家具,但因相关家具符合中国相关标准所以不会在中国召回,引发舆论热议。标准或许存在国别差异,维护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企业责任不应中外有别。企业只有采取断然措施,主动消除产品安全隐患,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

宜家方面称,相关产品召回是基于海外所采用的astm标准,但相关产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即gb/t10357.4-2013中“柜类稳定性的标准”,所以不会在中国召回;同时,已在全球商场和网站发起“牢牢固定”宣传活动,以唤起人们对家具倾覆危险的认知和防止事故发生的应对办法。

家具倾覆是日常生活中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家庭起居条件千差万别,不是所有的消费者在买回一款家具后都能将其“牢牢固定”在墙上,仅靠“宣传活动”显然无法彻底根除这一隐患。

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企业的任何产品绝不能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消费者使用相关产品时的人身安全都应受到平等、无差别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命健康权、缺陷产品召回等都有相关规定。宜家既然在中国市场从事商业活动,就应当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能只谈标准不谈责任,更不能只谈标准不谈法律。标准或许有高低不同,生命却无国别之分。一句“符合标准”难以变成其规避召回责任的理由。(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邹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