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每周摄入20份全谷物,2型糖尿病发生率降26%
“在欧美,早就有大量全谷物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的研究,认为镁是人体多种酶的激活剂,是糖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邓宇虹分析,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使得血糖生成指数更低,同时,由于镁的含量也高,具有天然抗氧化与维生素作用,对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相反,在谷物精加工过程中,胚芽与麸皮被破坏或丢失,其中所含谷物纤维、钾、钙、镁、B族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大量流失。
邓宇虹指出,过去的几年中,有5个大型群组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与低全谷物摄入量的人相比,高全谷物摄入量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具体来说,每周摄入20份全谷物的人,比每周平均少于一份全谷物的人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要降低26%。从这个意义上说,鼓励长期“全谷物”摄入,能减少我国1/3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对医疗费用的节约效果是惊人的。
高全谷物摄入可降消化道癌症风险
在过去20年中,营养学界研究发现,摄入较多量精加工谷物及含糖饮料的人群患癌症的风险增高。
丹麦癌症防治中心通过10年来收集的5.5万份调查问卷的研究显示:食用全谷物可降低患肠癌的风险。男性每天食用50克全谷物食品可以将患肠癌的风险降低15%,对60000名女性、15年的追踪研究也表明,女性食用全谷物也有助于预防肠癌。推测这与全谷物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强化消化道菌群,改善消化,促进排便,减少毒素积累有关。
另外,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每天摄入2份全谷物的人群患胰腺癌的机会低于那些每天摄入少于1份的人群[。
全谷物除了能预防消化道癌症之外,对于其他癌症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现已发现,在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的地区,人们食物中的木酚素含量较高。而全谷物富含木酚素,提示它可能对预防乳腺癌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 我国一项小米米糠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小米米糠中的抗肿瘤活性蛋白可抑制人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
每日全谷物增28克,过早死亡风险降5%
邓宇虹介绍,许多研究都显示,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今年初,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公布了一项关于全谷物与死亡率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2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纳入74341名女性和43744名男性,入选者均无心血管疾病,评估全谷物摄入与总体死亡率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间的相关性。
经过26年的研究,有三个主要的发现:首先,如果人们每日所摄入的全谷物增加28克,过早死亡的风险将下降5%,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下降9%;其次,在全谷物中,麸糠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最有效;最后,观察期间每天用全谷物取代细粮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8%,而每天用全谷物取代红肉的人死亡风险降低了20%。“这与之前的其他研究发现全谷物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邓宇虹说。
邓宇虹说,有研究对86000名男性进行了5年追踪研究发现,每天>1份全谷物,与摄入最少的群体相比,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0%。同时,对34492女性的5年追踪研究发现,每天>1份全谷物,其总死亡率和冠心病死亡率降低40%。“这主要是因为全谷物内含抗氧化成分、植酸、凝集素、淀粉抑制剂、皂角苷等成分。”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实习生 邓倩茹 通讯员 许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