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煎饼的“黄太吉”要在杭州送外卖了

2016-06-22 09:00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做煎饼的“黄太吉”要在杭州送外卖了

“未来的消费者,他们不在大街上,他们只在手机里。”极善言辞,话语滔滔的黄太吉创始人赫畅,第一次来到西子湖畔聊起自己的“生意经”,就展现了自己连侃4个小时的演讲天赋。

6月21日下午,杭州吃货、餐饮创业会联合互联网餐饮大咖“黄太吉”,共同推出“九州闭门会”的杭州专场。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餐饮形势,“只会摊煎饼果子”的黄太吉又会如何见招拆招?而赫畅的此次杭州之行,又带来了哪些新锐观点?

聊痛点

黄太吉为什么要做

不适合外卖的煎饼

开始演讲不久,赫畅就在活动现场做了一个即兴小调查,“参会嘉宾中,到底有多少人没有使用过手机点单叫外卖?”全场仅有一位餐饮老板举起了手,由此来看,或许,外卖“最后一道门槛”争夺战开打,外卖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也并非不无道理。

赫畅坦言,让广大餐饮人倍感头疼的“三高”成本,同样也是自己所关心的创业痛点。“未来的消费者,他们不在大街上,他们只在手机里。”他认为,餐饮的新路将在外卖,而未来餐饮外卖最大的革新点不是在餐厅,而是在供应链上。

据报道,2016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达到1600亿。这组数据,从2014年150亿,增长到2015年450亿,再到如今,外卖的市场呈现3倍的增长。“2017年可能达到4500亿,这样的增长带来的也是巨大的潜力和竞争。”

赫畅自曝,“黄太吉的煎饼其实是不适合做外卖的,但我们还是做了,要为自建平台铺路。”黄太吉用了3年的时间,从最初一家小的煎饼铺,发展到2016年,搭建了黄太吉生产工厂,自建配送团队,旗下十数个子品牌以及数十家知名餐饮合作方。

完成了从一个饱受外界质疑,认为只是靠成功的互联网营销的煎饼铺转型成为了能够完成产品标准化生产、产品加工、配送、线上线下联动的多元化餐饮平台,而现在,赫畅则把目光瞄准了全国的外卖平台。

可以预见的是,黄太吉外卖的新版本里,将会更多地推出与其他品牌的合作,而白领市场的早午餐、中式快餐、所有合作品牌的爆款单品都将是黄太吉“聚焦”的重点。

聊未来

黄太吉将打造

餐饮界的“万达影业”

此番杭州之行,赫畅也并不忌讳聊到自己的初衷,“我就是来找合伙人的。”他说,包括杭州、上海、厦门、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总计招募72名合作伙伴,织一张覆盖全国的外卖大网。然而,被业内称作“国内餐饮竞争最激烈”的城市,杭州正是赫畅想要挑战的第一站。

每一次融资都踩在了餐饮行业最大风口上,从最早的互联网品牌打造成为餐饮强IP(互联网思维风口),到布局多品牌外卖O2O(O2O+外卖风口),再到如今凭借对“反向重构”供应链的布局获得饿了么投资(餐饮B2B供应链服务风口)。谈及与饿了么的未来合作,赫畅表示,“我们做了这件事情,打个比方就像是阿里腾讯是万达广场,饿了么是万达院线,而黄太吉是万达影业。”

赫畅说,通过这样的“九州闭门会”,黄太吉将在每个地区定向招募72人。“黄太吉72门徒”将打造一条外卖的“本地电影院线”,而黄太吉则是全国“电影”发行和制作公司。

最后,赫畅描述了他眼中的未来 黄太吉,多品类强势品牌、全数据链后台、多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级供应链系统……

“黄太吉未来要走的就是一条开放、协作、利用黄太吉的优势、整合各地优势资源的路子。”赫畅说。

小花絮

餐饮大咖前来取经

外省粉丝热情捧场

整家店不过20平方米,最初由13个桌位,后来扩充到16个桌位。就是这样一个方寸之地,摊煎饼果子的黄太吉,短短三年,C轮融资估值已达到25亿人民币,并于6月底正式迈出国门,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出海外首店。

这样的成长速度,确实也让圈内人“眼红”不已。

来自福建的黄先生,是一家卤味品牌的创始人。为了能赶上这场见面会,昨天早上6点,黄先生就驱车前往苍南,再转乘高铁来了杭州。在他看来,还在创业初期的自家品牌,需要更多的学习机会。“一看到有这样的活动,还能和赫畅、餐饮同行交流见面,二话不说就买了高铁票。”

昨天的活动现场,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长三角的餐饮圈内人士也前来“取经”。风靡上海、堪称“最文青的豆浆油条店”的桃园眷村,其总经理聂豹也饶有兴致地坐在了听众席上。临走前,对餐饮行业颇有见解的聂豹,还向记者透露自己的计划。“预计9月份,我们也会在杭州开出首家门店。”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钱彬 祝瑶

猜你喜欢